微醉和微醺的区别是什么?

微醉和微醺的区别是什么?,第1张

微醉和微醺的区别是:

1、微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ēi xūn,释义:有一点晕晕乎乎的,有点飘飘然的感觉。清方文《梅朗三招同刘长倩龚孟章集天逸阁》诗等均有相关记载。

2、微醉,大多有陶醉的含义。

微醺饮酒的注意事项有:

第一、要有节制。喝酒喝到微微兴奋,话开始多起来的时候,就恰到好处了。可千万记住,这时候你如果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见好就收,那么,你会很舒服,一边享受酒给身体带来的快感,一边等着欣赏别人醉后的洋相。

第二、要喝好酒。目前市面上的酒,几块钱一瓶的也有,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块钱一瓶的也有,相差悬殊。采用传统工艺、纯粮酿造的酒,成本很高,价格不可能很低,这种酒性质平和,容易发散,对人伤害较小。

第三、喝酒期间宜多喝白开水,这样可以稀释酒精,还可以补充人体的津液。酒的散化是需要津液的,补充津液又能加速酒的散化。

第四、喝酒别忘了吃菜。刚喝酒的时候要多吃油腻,比如肥肉之类的,这样能减缓酒的吸收;喝到后面应越吃越清淡,这样能加快酒的发散。酒后要略微吃点主食,压一压,使酒气不往上冲。

什么叫微醉呢?我的理解是,悠悠然、飘飘然,但心里还有一点清醒、一点

明白。

我喜欢这种感觉,简直那是一种境界。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八九,人到中

年,来自事业、生活、感情的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中年男人,其疲惫、其憔悴

,怎是一个“累”字了得?

我喜欢微醉的境界,因为那个时候,所有生活中的烦恼、所有失意、所有惆

怅都抛在脑后,换得浮生半日闲,让男人放松身心,世事于我如云烟,呵呵。那

个时候,一个内向的人,在温文而雅中增添了些许豪情,平日里不敢说的话敢说

了,不敢做的事敢做了,心中郁闷找到了疏通的渠道。

当然,微醉不同于大醉。大醉、酗酒是酒鬼的代名词。一个酒鬼往往是不受

欢迎的,甚至是相当惹人生厌的。微醉呢,虽然略有醉意,但头脑是清醒的,不

会做出出格的事,说出格的话,有不合时宜的举动。微醉的时候,是真性情的自

然流露,是卸下世俗伪装的轻松,是开怀放歌的豁达......

说微醉是一种境界,就是因为很多人却不易做到。有些人,滴酒不沾,秉承

酒能乱性的古训,畏之如虎,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万分清醒,这种人太累,世人

皆醉汝独醒,你不觉得孤独吗?还有些人,逢场必赶,逢酒必喝,逢喝必醉,不

仅丑态百出,甚至或贻误工作,或醉酒闹事,或伤人伤己,明明为一好而来,结

果却好事变坏,这种人其实已经沦为酒的奴隶,也自然体会不到微醉的美妙境界

古代文人墨客对这种微醉的境界都有脍炙人口的描述,像李白“呼儿将出换

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放,白居易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闲情,陆游“愁闲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好花如

故人,一笑杯自空”的雅趣,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

曹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迷惘,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愁,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的惊天一问,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别情,范仲淹“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的纠结.....诗人们在酒诗醉话中,痛快

淋漓、无所顾忌地倾诉自己的心灵世界,留下了千古不朽的文字。

最好在一个不用加班的傍晚、放下所有沉重的心事,约三两知心朋友,或一

红粉知己,不用虚假地客套,无须酒场的勾心斗角,指点江山,妄评时事,不用

担心说错话的闪失,不用提防他人笑你醉酒的憨态,尽情地放松,痛快地畅饮,

朋友情更深,佳人意更浓,给自己一个属于自己的夜晚。

或许明天,在酒醒之后,我们依然要带上面具,但是,明显我们在小憩之后

,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向往,继续在社会大舞台上继续扮演我们应该扮演的角色

,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职员、好兄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8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