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通俗解释是什么?

意识流通俗解释是什么?,第1张

意识流的通俗解释就是“想到哪写到哪”,通过各种手法反应人的内心活动,就是你脑子里是什么,写到纸上的就是什么。而在书本上的解释为: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意识流在设计上的应用:

1.意识流不仅作为一种写作流派而存在,在视觉设计发达的今天,更有诸多设计领域的意识流风格作品出现。

2.意识流设计的本质是意识流写作手法的视觉应用,主题较为隐晦,表现手法相对抽象。因此,意识流设计更适用于商业广告的创意设计。

3.事实上,很多的广告招贴海报设计都可以发现意识流的影子,这是设计师对意识流设计的无意识运用。而在CG角色造型设计上,意识流的设计会有更大的运用空间。

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扩展资料:

意识流文体分类:

意识流文字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对主人公内心意识活动的忠实记叙,因此本质上可以认为一篇完整独立的意识流文章属于记叙文体裁,但由于其特殊的表述形式和较为高级的表述技巧,暗合形散神聚的散文特征,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散文来看待。

意识流文字先天优势让它更适用于现代诗的写作,以及短篇小说,长篇的意识流小说过于复杂,会加剧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度,让人感觉隐晦以及阴暗。

目前的绝大部分意识流文学作品体裁都是小说,但实际上中国古诗中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而且很多宗教经典中也含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意识流文学由于过于晦涩强调无秩序,难以被大众理解,所以无法成为通俗文学的主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识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458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