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珠仙子的传说故事?

绛珠仙子的传说故事?,第1张

绛珠仙子是传说中的美女仙,还传说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著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

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的结果使得绛珠草久延岁月,修炼成绛珠仙女,警幻仙子称她“绛珠妹子”。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曹雪芹对绛珠仙子的描写也只有极其简单的几句。绛珠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话很简单,深究起来,含义却极其不简单。

绛珠仙草接受的天地精华和雨露滋养,就是大自然和中华文明的精华。最主要的是对爱的执著,爱的无畏,爱的无怨,爱的无悔。绛珠仙子“游于离恨天”外,离蜜青是天的最高层,传说是悲哀气氛聚集的地方绛珠仙子以“蜜青果为膳”,“蜜青果”用的是甜蜜的“蜜”,青涩的“青”,其实它的谐音是秘密的感情,是“秘情”绛珠仙子饮“灌愁海水为汤”。“灌愁”中“浇灌”的“灌”谐音是习惯的“惯”,是“惯愁”,习惯的哀愁,永远的哀愁。

绛珠仙子的一游一餐一饮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本质,就是为爱而哀愁而痛苦,为爱而九死不悔。曹雪芹用诗意化的语言把中国古代最美丽、最聪慧、最哀愁的知识女性的特点集中到林黛玉身上了。从神话传说中的瑶姬,到现实生活的李清照,从楚辞里的山鬼,到戏曲小说里的崔莺莺、杜丽娘。她们都游离恨天,吃蜜青果,饮灌愁水。追求爱情在封建社会是秘密的感情,是哀愁的源泉,离恨的根源。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集中了现实和虚构的才女的才气和幽怨。林黛玉是潇湘馆的李清照,大观园的杜丽娘、崔莺莺。

绛珠仙子的简介

绛珠仙子是传说中的美女仙,还传说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著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绛珠仙子“游于离恨天”外,离蜜青是天的最高层,传说是悲哀气氛聚集的地方绛珠仙子以“蜜青果为膳”,“蜜青果”用的是甜蜜的“蜜”,青涩的“青”,其实它的谐音是秘密的感情,是“秘情”绛珠仙子饮“灌愁海水为汤”。绛珠仙子的一游一餐一饮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本质,就是为爱而哀愁而痛苦,为爱而九死不悔。

绛珠仙子的记载

神瑛侍者与顽石是否有关系?

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描写看来,贾宝玉的前身是赤瑕宫里的神瑛侍者,他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曾有灌溉之恩。

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原稿中写道:“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著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空空道人闻知“这一干风流冤家***即神瑛、绛珠等***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即石头***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在程高本中,它的前面被凭空添上几句话,说:“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

程高本这样改动,把石头当成神瑛侍者。可是便发生了许多难以理解的矛盾:前面写石头因为“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里却说它“落得逍遥自在”前面写石头遇见僧道后,即被那癞僧袖了而去,原来也是癞僧与跛道一起,“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的,这里却又说它到“各处去游玩”,并且自己“来到警幻仙子处”,成了“神瑛侍者”......这不能不让我们头疼!

绛珠仙子、神瑛侍者和顽石的关系

所以,对于绛珠仙子、神瑛侍者和顽石头三者的关系,比较符合作者原意及逻辑的解释是: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使其化为绛珠仙子,而神瑛侍者动了凡心要去凡间,绛珠仙子为报答恩情,就也要求去凡间,用自己的眼泪来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石头被夹带于中,跟随神瑛、绛珠等经历“花柳繁华”、“温柔富贵”。于是,神瑛侍者化为宝玉,绛珠仙子化为黛玉,那块顽石化成为美玉。所以,在宝玉出生的时候,便含玉***即石头***而生了。

绛珠仙子是指林黛玉。

《红楼梦》第一回作者通过甄士隐梦中那一僧一道的对话,向读者明确交待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间的恩惠关系,同样也透露出他们的另一种关系——风流冤家,这里的风流冤家并非是对头的意思,而是指相恋的男女。我们可以从僧道对话中这样几句话得到证实:“僧笑道;‘现今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道人问;‘近日又有风流冤孽造劫历世不成?’僧人回答的就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下世”的神话,并说因为这件事又勾出了很多风流冤家来。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着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

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的结果使得绛珠草久延岁月,修炼成绛珠仙女,警幻仙子称她“绛珠妹子”。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曹雪芹对绛珠仙子的描写也只有极其简单的几句。绛珠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话很简单,深究起来,含义却极其不简单。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是《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里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

林黛玉,别名颦颦,颦儿,绛珠仙子,潇湘妃子,金陵十二钗之首。

林黛玉的父亲为巡盐御史林如海,其出身虽系世禄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母亲乃荣国府贾母最宠爱的女儿贾敏,黛玉六岁时,贾敏得重病不治而亡。因为贾母思念女儿,心疼外孙女,便把她接到贾府生活。不料7年之后,林如海也身染重病而亡,年方13岁的黛玉便成了一名孤儿,在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林黛玉具有绝代容姿,稀世俊美。 曹雪芹在小说中并没有刻意描写黛玉的美,而是通过别人的语言和观察而描绘出来的。宝玉初次见到黛玉,只见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不禁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

凤姐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第二十六回对林黛玉的绝代容貌有一句概括:“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林黛玉的美貌能让“落花满地鸟惊飞”,比传统美女的沉鱼落雁更富有情韵。

黛玉不仅长得美貌超群,最重要的是她琴棋书画,样样俱佳 。黛玉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之她聪慧好学,阅读面广,从正统《四书》到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无一遗漏,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作品,也是信手拈来。

元妃省亲时,黛玉的才华已露锋芒。一首五律《世外仙源》就把她才华显露,另外黛玉的两首长诗也是脍炙人口,令人读了不觉潸然泪下的,一首是《葬花吟》,另一首是《桃花行》。

黛玉可谓大观园里的天才,海棠诗社的学霸。当接到探春提议在大观园里结诗社的信笺时,黛玉迫不及待地和姐妹们赶到秋爽斋商议结诗社的有关事宜。在大观园举行的几次诗社活动中,黛玉所做的诗均力压群芳。特别是在吟咏菊花诗活动中,她做的《咏菊》、《问菊》、《菊梦》三首诗,以其构思精巧,新鲜新奇而在宝玉和众姐妹们所做的十二首诗中夺魁。其中《咏菊》是她这三首诗中写得最好的,“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这两句诗构思新鲜,确实是出色的咏菊诗句。

第四十八回,黛玉自告奋勇指导香菱学诗,告诉她“不以词害意”,知道写诗“第一立意要紧”不能流于辞藻。

当香菱说自己喜欢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时,黛玉告诉她:“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的……”

黛玉把自己的《王摩诘全集》送给香菱阅读,让她把李白、杜甫、王维的诗读一二百首,然后再读一读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诗,这样不出一年香菱就能成一个诗翁了。

除了诗才出众,林黛玉还能抚琴识谱,自己赋词调弦,d一曲《美人吟》,引得妙玉宝玉“双玉读曲”。林黛玉的女红也是很出色的,她送给贾宝玉后来又夺回来剪毁的刺绣荷包,就是做工精细的工艺品。她还有划线裁剪衣服的好手艺。放风筝玩时,见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她告诉说风筝顶线不好,按她说的一试,果然灵验。凡此种种,无不表现出黛玉心灵手巧,多才多艺。

黛玉本性善良,性情率真,能与人坦诚相待。 从教香菱学诗这件事中就能体现出黛玉的善良,香菱薛宝钗的哥哥薛蟠的妾,她本来的身份为奴仆。黛玉并不嫌弃的身份,一片热诚地帮她讲解诗歌的格律章法,教着懂得作诗首在立意,借诗集给她读,一次次帮她评讲修改作业,一点点把香菱领上了路,以至于后来香菱作的诗众人都夸“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黛玉的善良和率真还表现在和宝钗的关系上。因“金玉良缘”之说使黛玉觉得薛宝钗对自己内心向往的美好爱情造成了威胁,所以她一直对薛宝钗耿耿于怀。可是自从宝钗对黛玉说过西厢记等禁书的时候,黛玉将宝钗当成知己,互诉肺腑语,义结金兰契。

一次,薛宝钗派一个老仆人到潇湘馆给黛玉送吃的。黛玉让丫环拿了几百钱塞给老仆人买酒吃,说“大晚上的难为她冒雨送来,怪辛苦的”。几百钱可是贾府里下等丫环一个月的工资呢,黛玉毫不吝啬地送给老仆人买酒吃。

黛玉称她的丫鬟紫娟为“妹妹”,一次,黛玉和宝玉矛盾闹得很厉害,紫娟毫不留情地批评黛玉:“宝玉若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紫鹃是丫头,黛玉是主子,是小姐,她话说那么厉害,黛玉却能接受。

黛玉焚稿时挣扎着向紫鹃说道:“妹妹,你是我最知心的。虽是老太太派你服侍我,这几年,我拿你就当作我的亲妹妹。”黛玉临终时也是对紫鹃一声声唤着“妹妹”交代后事:“妹妹!我这里并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

悉心辅导女仆出身的香菱作诗,对仆人的关心,和丫鬟以姐妹相称,捧出一颗赤忱的心和宝钗交往,这是黛玉善良和率真个性的具体表现。

黛玉爱使小性儿,说话刻薄。 她的这个个性在小说中的多个方面都有表现,例如:“周瑞家的送来了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可是黛玉却并不关心宫花的新巧,只是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此时,黛玉并不在乎这宫花有多高价值,在乎的是自己在贾府众人眼中的地位是不是遭到贬低。

宝玉房里的丫头晴雯拒绝开门一事,其实只是晴雯未能听出黛玉的声音,以为是别家的丫头。本属误会,可怜的林黛玉却想到自己是寄人篱下,看人的眼色行事。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双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读到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黛玉当初凄凉的处境。

在前三十二回中,黛玉最爱给宝玉使小性儿,每一回都是宝玉一遍又一遍地给黛玉赔不是他们才和解。黛玉在宝玉面前喜欢使小性儿,无非是因为疑虑宝玉喜欢别的女孩。特别是宝钗到来后,有关她和宝玉的“金玉良缘”得传说更加重了黛玉的忧虑。只要遇见或者听见宝玉和宝钗的事,她不是默默流泪,就是对宝玉热嘲冷讽。在三十二回宝玉和黛玉互诉肺腑之言后,黛玉再也没有给宝玉使小性儿。

林黛玉处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官宦家庭,她谨记其母的遗训:“外祖母与别家不同”,因而在贾府中是“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正因为寄居在这种黑暗的环境当中,林黛玉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因此,黛玉的这些小心眼儿也就变得情有可原,甚至更能使认深切体会到黛玉寄人篱下的生活是多么的无奈和凄凉。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最纯真、最优美的爱。 两人初次相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讲的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女体。”这神瑛侍者下凡后,绛珠仙子也随着下凡为人。她要用一生所有的眼泪,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这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分别是人间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身。曹雪芹用浪漫的笔调,神奇的想象,创造出了新奇绝妙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木石前盟”更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

黛玉初来贾府之时,和宝玉同吃同住,朝夕相处,相互了解。长大后一同住进了大观园中,一起经历成长,又经历无数次考验。黛玉炽热地爱着宝玉,但却又必须把这颗心深深地埋藏在那闺阁小姐的身份里面。在宝玉有一肚子话不能讲;讲了,却又常常讲得不明、不透、不到位、不是地方,所以引起黛玉的误会。他们二人在一起,尽管有很多的眼泪与烦恼,但却能使人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爱是刻骨铭心的。

然而,黛玉寄人篱下,身单影孤,在那个婚姻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环境中,没有人为她做主,一面是柔情蜜意,一面是风刀霜剑,黛玉有苦难言。在无意间她从傻大姐那里得知宝钗将要嫁给宝玉时,在抑郁中病情愈加严重,以致神情恍惚,无端自虐。终于在宝玉被蒙蔽中与宝钗拜堂成亲之时,焚诗稿断痴情,流尽了最后一滴眼泪。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林黛玉无依无靠,成了悬在枯木上的玉带。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最后却没有和宝玉的爱情修成正果,孤零零地惨死在病榻之上,她的悲惨命运不由使人产生无限的同情之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512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9
下一篇 2023-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