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孙中山答应袁世凯,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他就把大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北洋军阀头子)为他们在华的新的代理人。袁世凯有在中国称帝的野心,但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革命军维护共和制。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妥协(国内外的反动势力逼迫)。孙中山承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于是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掌握清政府的实权,逼迫清帝溥仪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接任。
《清帝逊位诏书》虽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宪法文本,但它总结了晚清以来若干次改良立宪运动,是清末立宪进程的一个漂亮结点。《清帝逊位诏书》更像是一份契约型的文件,是清帝逊位给“共和立宪国体”的契约,它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法理传承。
1912年2月12日。
公元1912年2月12日,是清朝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已经到了农历辛亥年的年底。这一天对于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的大清帝国来说,是一个无比悲惨的日子,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因为这一天,清朝隆裕皇太后在内外交困、压力山大的情况下。
万般无奈颁下一道旨意——这也是清朝统治者颁布的最后一道合法的旨意——宣布宣统皇帝逊位,也即是宣布清王朝的统治画上了一个句号。清王朝的灭亡,是中国封建王朝彻底崩溃、封建帝制结束的标志,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清帝退位内外交困
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开始的中英鸦片战争,古老的帝国被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打得一败涂地。西方列强用通过改造中国的火药武器制成的洋q洋炮轰炸开了闭关锁国多年的中国大门。一直自视极高,憧憬着万国来朝、四方朝贡的大清帝国被所谓的蛮夷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毫无还招之力。
自此以后,向列强们割土赔款、开放经商口岸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赔钱买卖”被迫做了又做,几乎成了常态。天朝盛国的颜面扫地,如此奇耻大辱,非但未能激起统治者的上进心,他们反而更加拼命的搜刮压榨底层百姓。
在这种情况下,人心思变,中国各个阶层的人都行动起来了,纷纷探索各自救国救民的道路。社会底层人民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了维新变法,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搞起了洋务运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有的成效不大,有的归于失败。清王朝积贫积弱的国势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有每况愈下的态势。
清帝逊位是1912年。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民国政府与清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承诺每年支付清室费用400万两银元,新币发行后,改为400万元,民国政府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史称“逊清小朝廷”。
清帝逊位后的故事:
清帝逊位后的紫禁城时期,溥仪虽然已为退位皇帝,但仍住在紫禁城内,生活费用由民国政府拨给,照旧过着皇帝的生活,其御茶膳房仍保留。
所以,在用膳的奢侈,排场程度上毫不逊色从前皇帝生活。民国元年9月10日,隆裕太后为六岁的溥仪请了师傅,开始读书。书房先设在中南海瀛台补桐书屋,曾是慈禧软禁光绪皇帝的地方。
众多的师傅中,陆润庠、徐坊、陈宝琛、朱益藩和梁鼎芬先后教汉文,伊克坦教满文。在读书的六、七年里,溥仪学的主要是十三经、古诗、古文以及《大学衍义》、《朱子家训》、《庭训格言》、《圣谕广训》、《御批通鉴辑览》之类,没有学过算术,也没有学过地理,历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