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是哪座宫殿?

“金銮殿”是哪座宫殿?,第1张

北京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名为“金銮殿”。

北京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是明代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初名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为“皇极殿”。“皇极殿”一直沿袭使用到清代第一个皇帝顺治帝,顺治帝二年(1645年)始改称为今名的“太和殿”。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金銮殿的意思如下:

唐 朝宫殿名,文人学士待诏之所。

唐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承恩初入 银台门 ,著书独在 金銮殿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唐 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 玉堂 、 承明 、 金銮殿 皆在其间。”

泛指皇宫正殿。

元 白朴 《东墙记》第四折:“脱却了旧布衣,直走上金銮殿。”《痛史》第二回:“﹝ 贾似道 ﹞到了朝门,不免下轿步行,上到金銮殿。” 吴组缃 《山洪》六:“皇帝坐在金銮殿上,也免不得百姓说冷话,可是不是呢?”亦省作“ 金銮 ”。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小臣诚愚陋,职忝 金銮 宫。”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当时相望不可见, 玉堂 正对 金銮 开。” 清 郑燮 《荆州亭·江上》词之二:“多少 六朝 闲账,近日渔樵都忘;只是怨 弘光 ,白昼 金銮 选唱。”

唐京师长安城大明宫内的一处宫殿建筑群。唐长安大明宫便殿之一,位于后廷蓬莱殿以西的高台上。此殿为皇帝在内廷召对臣下与议决大事之处。

唐代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在此殿接受皇帝的召见或者值班,如大诗人贺知章、李白、李绅、白居易、元稹、皮日休、李商隐等等。

历史上著名的李白让杨贵妃磨墨的故事据传也是发生在此殿。

金銮殿指的是“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64.2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00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550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1
下一篇 2023-02-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