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佛门了的人有什么禁忌

皈依佛门了的人有什么禁忌,第1张

皈依佛门了的人禁忌在饮食、个人生活、在家等等多个方面:

1、佛教规定出家人饮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荤”和“腥”。“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

2、佛教在个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结婚,不蓄私财等。佛教认为出家僧众担负着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重大责任和终身事业,因此必须独身出家才能成就,积蓄私财是违背出家本意的。

3、同比丘尼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进尼众的寮房,同比丘尼说话时要有另外的人在场,不要主动与比丘尼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参观、拜佛,应衣冠整齐等等。女士们到男众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随意到僧人关闭的地方去。

4、对于在家的居士,佛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制的生活,即不涂香装饰,不观听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5、对出家众的称谓,佛教也有一些讲究。中国人一般称呼男出家众为“和尚”,女出家众为“尼姑”,或者称“姑子”,其实这种称呼是不准确的,特别对尼众的称呼更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6、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对僧人的要求,这既是僧人威仪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处时,不宜向僧人敬烟。同桌就餐时,不宜将素菜荤叫,不宜对僧人敬酒,劝酒,或者劝吃肉,也不宜提议同僧人干杯。

皈依佛门,正式成为佛门信众,就应该信佛、信法、信僧,信因果。皈依就是皈依三宝,要对三宝生起坚定的信心。以后不能有毁谤三宝,违背三宝的思想行为。

佛法是因果法,成为佛门信众,就不能起背离因果的邪知邪见,造一些无因求果,错乱因果的颠倒法。一定要知因果明善恶,断恶修善,利益一切众生。

你是不是常看见新闻说,某位名人皈依佛门了。看到这样的消息,完全不必吃惊。皈依佛门不是人们想象的剃度出家,皈依是宣告正式成为佛弟子,作为一个在家居士的身份修学佛法,并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从走进寺院礼佛上香,或是看书读经、参加讲座,大家都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佛法,进而认同佛经中的文字、法师所讲的内容。但是,你是否确定将佛教作为自己真正的信仰,愿意将你所认同的佛法付诸于实践,真正地走上修行的菩提之路呢?

如果你愿意,皈依就是这条菩提之路的起点,是正式“注册”成为佛弟子的仪式。如果只是对佛学感兴趣,或仅仅相信佛法所说的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一个人还不能生起恳切的皈依之心,说明他对佛法的信受还没有多大的力量,更谈何日后的知行合一。

皈依不是出家,因而不需要剃发,也不论性别年龄,不论是否已经结婚,都可以皈依。决定皈依后,可以到寺院的客堂提出求受皈依的请求,各寺院依据自身情况每年会举行数次皈依法会,由德高望重的法师作为皈依师来主持法会,授予三皈依。

皈依后,你就成为一名佛教的在家居士了,皈依师会为你起一个法名。法名,象征着学佛路上一个新的开始,寓意着一次新生,提醒我们人生更重要的一层意义。的确,皈依是人生的重要决定,可以说是一件大喜事,因而皈依法会结束时,很多居士都会感到法喜充满。大部分寺院,还会为皈依居士颁发“皈依证”。

大家都很关心,皈依之后会不会对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有些不一样的约束?出家人的确要遵守很多的戒律,但具体持守到哪个程度,也要自己去发愿、去受戒。在家居士亦是如此,皈依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受戒,受何种程度的戒。例如,最普遍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

即使暂时未受戒,皈依居士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把学到的佛法、理念、方法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例如:慈悲,从慈悲弱小到慈悲身边所有的人;精进,从念佛精进到工作上精进负责。

皈依不是拜师仪式,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总体来讲,皈依对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什么额外的约束,大部分佛弟子也都是在家修行,但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从事正业,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做好一个佛弟子的本分。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556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1
下一篇 2023-02-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