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是什么意思

华侨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规定: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一、华侨: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

二、归国华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简称归侨。不论年龄大小和何时回国,都是归侨。来华定居的外籍华人,在恢复中国国籍后,也称归侨。

三、华侨学生:指回国学习未在国内定居的华侨。

四、归国华侨学生:指从国外回来定居就学的华侨、简称归侨学生。不论年龄大小,就读何种学校都是归侨学生。

五、侨眷:指华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含媳妇、女婿)、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儿孙女、外孙儿孙女、抚养人和生活主要来源依靠华侨的其他亲属。

华侨回国后,其国内的眷属仍视为侨眷。

外籍华人在华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眷属,与侨眷范围相等同(享受侨眷待遇)。

六、外籍华人:指原是华侨或华人后裔,后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国内有关优待华侨的政策一般可以适用于外籍华人)。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华”与“侨”,就其中一词的含义来说是明确的。“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

1878年,清驻美使臣陈兰彬在奏章中就把中国寓居国外的人称为“侨民”。“侨民”便成为一种专称。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使用了“华侨”一词。

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费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从此以后,“华侨”一词普遍成为寄居海外的中国人的一种专称了。

扩展资料

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

第一个时期,从唐代到南宋(618一1270年),为海外华侨逐渐出现的时期。

第二个时期,从元代至清代中叶(1271-1840年),为华侨出国大量增加和华侨在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基础逐渐确立的时期。

第三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解放前夕(1841一1949年),为华侨大规模移民高潮时期。

第四个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90年代。这个时期,华侨大批出国的历史基本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56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1
下一篇 2023-02-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