蟪蛄是什么虫子

蟪蛄是什么虫子,第1张

蟪蛄又名知了。昆虫种名。所属类别同翅目蝉科,体长约2.5cm。是一种比较小型的蝉,紫青色,有黑纹,后翅除边缘为黑色,分布广泛,5~6月鸣,从早到晚,鸣声作“哧-哧”,叫声不如黑蚱蝉般等大型蝉的大声,比较脆弱。比不上大型蝉的响亮。另有更大型的蝉。

黄色蟪蛄:

身体呈黄色,腹部两边为白色斑点,雄性腹部顶端有发音器官——音盖,音盖内有透明的薄膜状物质。雌性腹部末端有产卵器。像女性的生殖器官。产卵器发达,尾部僵硬,内有针刺。可刺破树皮把卵注入植物的木质部内,复眼黄色,中胸背板有“W”的白色形状,就像皇冠一样。周围为黑色,腹部黑色,外翅浅黄色,带有黄黑相间的条纹。翅脉为黄色,内翅为深黄色,翅膀两端有黑色斑点。很像黄色的蝴蝶翅膀。但不带粉末。雄性胸部与腹部的交界处左右两边各有两块椭圆形状的发音器,用铅笔摩擦此处可发出像气球鼓起来用手摩擦的粗糙音。而雄性腹部则有“W”形状的发音器官。每当蟪蛄叫声太久时,特别是被人抓住按住叫个不停后,腹部总会不停地在收缩,这个时候就是它的腹部在休息了,也叫累了。

蟪蛄读音是huì gū。

引证解释:

蝉的一种。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鸣声不息。

1、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彼等巧与比类,而善于滑稽,故言大则有若北溟之鱼,语小则有若蜗角之国,语久则大椿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

2、北齐颜之推《稽圣赋》:“蛴螬行以其背,蟪蛄鸣非其口。”

3、唐李白《拟古》诗之八:“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4、明杨珽《龙膏记藏春》:“鹦鹉卧,蟪蛄鸣,簟凉枕冷不胜情。”

5、《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例句: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又有谁能知道天地存在了多久? 故事便是从这莫邪古地开始。

2、时过境迁,但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蟪蛄和黑蚱蝉出现的时间不同,给我印象很深,年年夏天都会想起来。

3、蟪蛄,浑身有着晦暗的杂色,拿在手里觉得花不棱登的,但这种杂乱的颜色是它的保护色。

4、蟪蛄不知春秋,蜉蝣不知朝暮。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5、年初结束,接下去的一个月时间是最安静的,到了6月底蚱蝉、蒙古寒蝉、松寒蝉、蟪蛄等另外四五种知了又会开始轮番出现,夏天我们最常见的黑色蝉叫黑蚱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638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4
下一篇 2023-02-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