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出行
一般都是坐轿,都有人抬的
中国古代帝王的出行,按规模的大小分为大驾、法驾、小驾三等。汉代规定,大驾由公卿(宰相等官员)奉引(在前引导),大将军参乘(随车护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驾车;属车81乘,另外还要备车千乘;护卫骑兵万余人。法驾,由京城长官奉引,侍中(皇帝近侍)参乘,奉车郎驾车;属车36乘。小驾的规模最小,仅由执事尚书1人侍从,属车的数量更少。但无论是哪种规模的出行,为帝王护驾的仪卫兵仗都是相当可观。
据《大唐开元礼》的规定,唐朝皇帝的“大驾卤簿”由导驾、引驾、车驾、后部鼓吹、后卫部队等前后几部分组成。
导驾,即先导仪卫,为“大驾卤簿”的先头仪仗队。最前面是开道的几辆车,依次分别乘坐京城地方官和朝廷官员。随后是由两队骑兵及6行步甲队组成的“清游队”,其作用是清道,以保障后面的皇帝出行顺利。紧随其后的是士兵手持的12面龙旗,分作两排。龙旗后则是专用车队,其中包括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等。每辆车均由4匹马牵引,有驾士14人、匠人1名。至此,导驾仪仗结束,后接引驾仪仗。
皇帝登基、亲政、大婚、万寿及冬至、元旦等庆典中,使用法驾卤簿。以在太和殿举行朝贺礼时所陈法驾卤簿为例。卤簿的陈列,主要由銮仪卫负责,具体陈列位置如下:①太和殿门外正中陈设黄龙华盖;②太和殿东西檐下陈列拂尘、金炉、金香盒、金盥盆、金唾盂,大小金瓶、金交椅、金杌(小矮凳);③丹陛东西陈列弓、刀、矢、豹尾q、殳戟等象征性武器;④丹陛两侧陈九龙华盖、翠盖、紫蓝盖、黄龙伞、五色九龙伞、五色花伞;⑤阶下甬道两侧陈静鞭、仗马;⑥丹墀东西两侧陈列紫赤方伞、扇、幢、幡、旌、氅、麾、纛、旗、钺、星、瓜、杖;⑦太和门外陈金辇玉辇;⑧午门外陈设玉辂、金辂、象辂、木辂、革辂;⑨午门前陈列驮宝瓶仪象5只;⑩天安门外列有朝象。另外和声署在太和殿前檐下陈设中和韶乐,在太和门朝北廊下陈设丹陛大乐。
中国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称为“卤簿”。卤簿一词,本意是记录帝王出行时护卫、随员及仪仗、服饰等的册籍,后常以其称呼仪仗卫队本身。根据出行不同的出行目的或活动场合,皇帝身边的随员数量、仪仗形制等都有不同,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礼制规定来执行。从规模上看,皇帝的卤簿主要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其仪卫繁简各有不同。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记载:“天子有大驾、小驾、法驾。法驾上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有五时副车,皆驾四马,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汉代规定,大驾由公卿引导,大将军随车护卫,掌管宫廷车马的太仆驾车。属车多达八十一乘,另外还有备车千乘,护卫骑兵万余人。法驾,由京城长官引导,侍中随车,奉车郎驾车,属车三十六乘。小驾的则仅由执事尚书一人侍从,属车的数量也更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