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原理是什么?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地震的原理是什么?地震是如何发生的?,第1张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房摇地动的现象。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遇到地震注意事项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地震逃生自救十大法则与四大常识(图)、百度百科-地震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

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而降水,风,洋流,河流等地表过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阳所驱动的。

实际上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人类在地面上感受到的地震类型可能不是同一种,我们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以把它划分为以下几个种类。

1、构造地震

我们生活在岩石层的最表面,但是从岩石层往内还有不同的圈层,而且地球内部的构造相对复杂。

有时候地壳内部也会发生活动导致岩层断裂,这种岩层断裂一般都是在地底的深处,里面发生断裂之后地面自然会往下凹,所以就出现了地震。

在各种地震里面构造地震发生的最频繁,世界上大概90%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其次这种地震的破坏力也非常强,震级越深,带来的影响就越大。

2、火山地震

早在地球形成的初期,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并没有现在看到的美好,当时地球表面存在大量的火山,经常会发生火山喷发的事情。一直到现在地球上也还存在大量的火山,只不过这些年喷发的情况并不严重。

火山的喷发源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当岩浆活动异常的时候也会引起地震,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火山区域,所以我们也把这种地震称为火山地震。

3、塌陷地震

地面内部不仅会出现构造运动,而且地下的岩石也会发生塌陷,有一些地震的发生可能是人为造成的,就比如这种塌陷地震。

人类在进行矿产开采的时候会给岩石层带来一定的破坏,如果地下开采的情况严重,有时候矿井会发生塌陷,倘若规模足够大的话就会造成地震,我们把这种地震称为塌陷地震。

除了人为的开采矿石,有一些区域地下存在大量的岩洞,这种地方也会出现塌陷地震。但大家也不用因此担忧,塌陷地震出现的概率非常低。

4、诱发地震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诱发地震,因为这种地震在生活当中并不常见,而且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震。

诱发地震的出现也和人类的活动有关,因为这种地震的发生主要在水库和油田附近。人类在进行注水活动的时候如果没有考虑好当地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意外,出现诱发地震,现在人们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657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4
下一篇 2023-02-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