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是什么意思?

贞观是什么意思?,第1张

贞观是中国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贞观为中国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始于627年(贞观元年),至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共二十三年。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拓土,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唐太宗,谥号文皇帝,葬于唐昭陵。

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世祖。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城,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题库内容:

贞观的解释

(1).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韩康伯 注:“天地万物莫不保其贞以全其用也。” 孔颖达 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 陈梦雷 浅述:“观,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贞观。”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五:“臣闻托闇藏形,不为巧密;倚智隐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 大人 贞观,探心昭忒。” 晋 陆云 《岁暮赋》:“於是 颛顼 御时, 玄冥 统官,天庙既定,日月贞观。” (2).指正大的 道理 。《文选·班固<幽通赋>》:“朝贞观而夕化兮,犹喧己而遗形。”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言朝闻大道而夕死可也。” 北周 道安 《二教论·归宗显本》:“余闻善齐 天下 者,以不齐而齐天下者也。何须夷岳实渊, 然后 方平,续凫截鹤,於焉始等:此盖狷夫之野议,岂达士之贞观。” (3). 澄清 天下,恢宏正道。《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以为天子当贞观二五,利见大人,不谓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扬煇,弃和取同。”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王临於朝,天地贞观。”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职责。 章炳麟 《与龚未生书》:“然曩时所以不去者,亦慕 宋 贤 程伯淳 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济物。’况仆身当贞观, 岂敢 忘百姓之忧。” (5).正可观赏。

词语分解

贞的解释 贞 (贞) ē 坚定 ,有节 *** :忠贞不渝。坚贞 不屈 。贞节。贞士(忠贞之士)。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 道德 观念 ,指 妇女 不改嫁等:贞女。贞烈。贞 *** (同“贞节”)。贞淑。 占,卜,问卦:贞卜。 古同“桢”,桢 观的解释 观 (观) ā 看,察看:观看。观止(赞叹所 看到 的事物 极端 完美, 无以 复加)。观风(a.暗中察看 动静 ,以定行止;b. 观察 民间 风俗 习惯 , 生活 状态 )。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瞻(

“贞观”(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一共23余年,李世民的英明执政也叫贞观之治。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大臣尉迟敬德、段志玄、长孙无忌等人的帮助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迫使其父李渊退位。同年八月,秦王李世民在大多数朝臣武将的拥护下即皇帝位,改年号贞观。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之一。贞观二年,太宗命兵部尚书大将李靖讨伐突厥,大获全胜。从此消除了西域各族对中原的威胁。与此同时,太宗皇帝启用贤能人士,由魏征、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为宰相,辅助处理国家政事。在其统治下,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改革,使大唐帝国空前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太宗驾崩。第九子李治即位,年号永徽,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后依然执行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故唐永徽年间仍有贞观遗风。高宗于永徽六年(655年)立武则天为皇后。在此之后武则天开始临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662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5
下一篇 2023-02-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