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什么意思

兴趣是什么意思,第1张

兴趣从心理学上来说就是;

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有个体在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也有在一定对的情景下由某一事物偶然激发出来的。

兴趣的特点;

兴趣会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却不一定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兴趣具有社会制约性,人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其兴趣就会有不同的特点。

扩展资料;

(1)人的兴趣可分为三大种类;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主要指人们对舒适的物质生活,(如衣、食、住、行方面)的兴趣和追求;精神兴趣主要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如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知识)的兴趣和追求。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

3,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

(2)兴趣有4种品质;

①兴趣的倾向性;指兴趣所指向的内容。

②兴趣的广度;指兴趣的范围大小。

③兴趣的稳定性;指兴趣长时间保持在某一或某些对象上。

④兴趣的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发生作用的大小。

(2)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1,在活动中促进孩子兴趣生成;

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和爱好,让他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倾向会表露无余。

2,引导孩子向兴趣的纵深发展;

孩子对一件事物感兴趣并不难,难的是能否将兴趣“做大做强”。作为家长在对待孩子兴趣方面,不能只是给孩子一支笔、一本书,而应该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引导孩子,让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帮助孩子建立兴趣的持久性

孩子的兴趣易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时常注意孩子的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看到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及表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兴趣(心理学名词)

人民健康网--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兴趣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包括人的爱好,但当人的兴趣不只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知,而是指向某种活动的时候,人的兴趣便成为人的爱好了。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个人力求接近、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和倾向,亦称“爱好”,是个性倾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兴趣在人的心理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便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情感深厚。

兴趣是指个人对研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作为一种意识倾向和内心要求,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由于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反复接触后产生的;不是靠外界强制力量形成的,而是出于个人的强烈愿望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兴趣的产生机制

了解兴趣的产生机制,对于激发和维持兴趣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前兴趣发生机制的研究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三种理论假设:需要假设、认知假设和信息假设。兴趣发生的需要假设主张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认为兴趣产生于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一定对象对个体需要的满足。

兴趣发生的认知假设主张兴趣产生于个体的智力活动或思维过程,而与需要、情绪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兴趣发生的信息假设强调智力活动中信息的获得在兴趣发生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它也不否认兴趣与需要、情绪的联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683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5
下一篇 2023-02-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