锹甲是益虫还是害虫 关于锹甲的介绍

锹甲是益虫还是害虫 关于锹甲的介绍,第1张

1、锹甲算是一种不益不害的昆虫,因为锹甲成虫食叶、食液、食蜜,幼虫腐食,栖食于树桩及其根部,能帮助分解朽木和腐植质,锹甲基本不会危害作物和人畜,但是如果数量过多的话,可能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的侵害。

2、锹甲也叫做锹形虫,属于鞘翅目锹甲科,身体粗壮,体表颜色为黑色或褐色,头上长有一对角,非常有力,角长和体长相当,成虫多夜出活动,大部分种类具有趋光性,由于其体大、形状奇特而为大众喜爱和收藏,常作为宠物饲养。

锹甲:(stag beetle) 属于昆虫纲, 鞘翅目 Coleoptera 锹甲科 Lucanidae

亦称pinching bug。

鞘翅目(Coleoptera)锹甲科(Lucanidae)约900种甲虫的统称。雄虫的上腭发达,形似牡鹿的角。许多种的角上有更细的分支和齿,角长和体长相当,人手可被夹出血来。但有的腭太大,反成行动的累赘。

体粗壮,黑或褐色。不过,少有明亮的色彩。来自智利的Chaisognathus granti的画上是绿色有金属光泽,或红色有虹彩光泽,而澳大利亚的Phalacrognathus muelleri是洋红色有金属光泽,边缘绿色,曾见诸邮票。

成年锹甲长8�6�540公釐(1/3�6�512/3吋),但印度东部的齿锹甲(Odontolabis alces),雄虫长度超过100公釐。印度和爪哇的长颈鹿锹甲(Cladognathus giraffa)的雄虫长度亦近100公釐,而其上腭约占体长之半。多数锹甲生活在朽木周围,幼虫以其为食,成虫吸食汁液。成虫夜间向光。

锹甲是鳃角类甲虫中一个独特类群,因其触角端部3-6节向一侧延伸而归人鳃角类,又以其触角肘状,上颚(牙齿)发达(尤以雄虫上颚特别发达),多呈似鹿角状而区别于其它各科。强大的上颚是作战的武器,真可谓武装了牙齿。体中型至特大型,多大型种类;长椭圆形或卵圆形,背腹相当扁圆。体色多棕褐、黑褐至黑色,或有棕红、黄褐色等色斑,有些种类有金属光泽,通常体表不被毛。头前口式,性二态现象十分显著,雄虫头部大,接近前胸之大小,上颚异常发达,多呈鹿角状,同种雄性个体也因发育程度不同,大小、简复差异也甚显著,唇基形式多样。复眼通常不大,有时刺突延达眼的后缘而分眼为上下两部分。触角肘状10节,鳃片部3-6节,多数为3-4节,呈梳状。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小盾片发达显著。鞘翅发达,盖住腹端,纵肋纹常不显或不见。腹部可见5个腹板。中足基节明显分开,跗节5节,爪成对简单。

锹甲是一种好斗的昆虫。

成虫食叶、食液、食蜜,幼虫腐食,栖食于树桩及其根部。成虫多夜出活动,有趋光性,也有白天活动的种类。全球已记有近800种,我国约记有150种。由于其体大、形状奇特而为大众喜爱和收藏,并作为宠物饲养。

     锹形虫也叫锹甲,是鞘翅目锹甲科约1000多种甲虫的统称,雄虫的上腭发达,形似牡鹿的角,许多种的角上有更细的分支和齿,角长和体长相当,体中型至特大型,背腹扁圆,体色多棕褐、黑褐至黑色,或有棕红、黄褐色等色斑,有些种类有金属光泽,通常体表不被毛。大颚是锹形虫最明显的一项特征,锹形虫的外形非常雄壮威武,因此成为许多甲虫爱好者收藏的对象。

      锹形虫的生活习性:

      1、全球已经记录的锹甲近1000种,中国约有300种,大多数锹甲生活在朽木周围,幼虫腐食,成虫吸食汁液。

      2、锹甲成虫出现于7-12月,其中8、9月数量最多,多于树林、山径间活动。

      3、锹甲多夜出活动,有趋光性,也有白天活动的种类。

      4、锹甲是一种好斗的昆虫,生性凶猛,不论成虫或幼虫均会以大颚攻击竞争对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69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6
下一篇 2023-02-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