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历史地理是一门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的变迁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和现代地理学没什么两样,只是个别要素因材料短缺而无法研究。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时间不同,现代地理学是研究现在的环境变化,而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的。
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一样,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分支。自然地理主要是研究自然环境如河流、湖泊、沙漠等等,人文地理主要是研究如人口、经济、城市、风俗、文化等,前者属自然科学,后者属社会科学。中国传统历史上有沿革地理学,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了。沿革地理研究的范围比较狭窄,基本上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地名建置沿革,即这个地名最初叫什么名宇,后来叫什么名字,它原在哪,后移到哪,这个朝代属哪个府哪个州,以后又有什么变化等等。二是河流的沿革,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中国河流变化太大,如黄河改道过好多次。但过去沿革地理,只研究变化过程,不太研究变化的规律,就事论事。沿革地理学的产生就是为历史学服务的,是早期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搞的人往往是历史学家,如杜预注《左传》,胡三省注《通鉴》,宋朝王应麟写了一本《通鉴地理通释》,目的就是专为研究历史的人搞的,这是过去的风气,一直到清朝。清朝出现了著名的乾嘉考据学派,主要是考经学,舆地学也是当时最重要的学问之一,搞的人大多是历史学家,当时也出现了一批考据地理沿革的大家,如钱大听、杨守敬等。这一情况到清末未有本质变化。
《历史地理》是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历史地理学集刊,供历史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参考。中国历史地理学以中国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学科。近现代学者有顾颉刚、严耕望、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陈桥驿、石泉、邹逸麟、张修桂、葛剑雄、周振鹤、李孝聪、唐晓峰、辛德勇、韩茂莉、吴松弟等。[1]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如下:
历史自然地理(气候、 水文、 地貌、 沙漠、 生物、 自然灾害等等)、 历史人文地理(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宗教、 风俗、 人口等)、 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 。
地理历史对研究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学是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它虽然不能涵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所有问题,但在研究如何科学保护文化遗产、怎样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区域历史地理、历史地图学四个大类。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社会历史发展同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真实展现人类时空发展的全景,为人类科学利用自然提供理论依据,切实发挥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特点,更好地为现代经济建设、为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服务。
历史地理学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例如:历史气候研究。
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
区域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地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