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中的洗砚池是什么意思

墨梅中的洗砚池是什么意思,第1张

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一、原文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三、出处

元·王冕《墨梅》

《墨梅》赏析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意思:指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拼音:xǐ yàn chí

砚池:指凹形砚,也指砚端低洼储水处。

洗砚池出自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张芝尤擅长草书,他的治学精神非常严谨,他练习书法与常人不同,在家中的衣帛上朝廷反复书写,书写完了以后,再染色裁衣,他坚持每天在池塘边蘸着池水磨墨写字,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了,后称这潭池水为“洗砚池”。

例句:洗砚池边的梅树,在这个冬天开的十分欢乐,经过时能闻到十分浓郁的梅花香。

扩展资料:

使用“洗砚池”的诗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

诗词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诗词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诗词赏析:

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有一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此。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借梅自喻,感慨之下作此诗。诗中的洗砚池即指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洗砚池源于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王冕称他家有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是寓指自己情趣高雅,勤作书画。

洗砚池,又名“砚池”、“墨池”、“鹅池”,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砚池街王羲之故居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幼年刻苦练字,经常到池中洗刷砚台,天长日久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名之为“洗砚池”,古代文人也称之为“墨池”“鹅池”。

元代诗人画家王冕曾作诗道:“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 ***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713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6
下一篇 2023-02-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