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矿山的起源
1958年5月23日,羊城晚报刊登的一篇报道《茂名页岩油厂向毛主席报喜:首次提炼出页岩原油》。报道提及该厂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回信:“寄给毛主席信一封、页岩油一瓶都已收到,希望你们鼓足干劲,加速施验,争取早日生产石油,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拍摄于60多年前的露天矿原始地貌
茂名石油基地由此引起国人关注,一时间茂名以“从石头中榨油”闻名遐迩。据资料记载,茂名油页岩露天矿东南起于电白羊角禾塘岭,西北止于化州连界墟。矿山走向延长50多公里,自东往西分羊角、新墟、金塘、低山、石鼓、沙田6个矿区,已经开发的金塘矿区面积21平方公里。油页岩从表面上看和褐色的石头一样,不过如果拿一块往地上一摔,就会摔成许多片状的碎块,看起来就像一页页纸叠起来似的,因此人们叫它“油页岩”。
据地质学家考证,茂名油页岩矿形成距今约有6000万年。远古时期,这里是南海边上的一个泻湖,与海相通,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海水渐渐退出,又成了淡水湖。如今的茂名地貌仍是四面丘陵,中间平坦,在地质学上被称为茂名盆地。当年本地及周边有着繁茂的动植物资源,各种腐植质被水冲刷到湖里,在湖底沉淀积压,历经沧海桑田,年代久远生成了油母页岩。在以后的开采中不时发现乌龟、古树、大象、恐龙蛋等化石,就是对此的佐证。
为矿山开发献身的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然而当时全国一年的石油只有12万吨,直至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全国也只产石油43万吨,缺油成了国家的燃眉之急。
1954年春,国家派出130钻井队进驻茂名,展开大规模勘探,二十多台钻机、一千多名员工昼夜不停钻探。每隔50米就打一口井,夏天热浪滚滚,冬日寒风凛冽,工人们风餐露宿加快进度。
130钻井队
1954年8月的一天,钻井队的一位分队长陈祖海到黄竹坑察看勘探进展,进入一条3米多深、6米多长、1米多宽的勘探地槽里检查地质状况,用小锤敲打槽壁,发现有裂纹,而且有成块的土掉下来。情况危急,陈祖海大声叫身边的两位民工立即上去,一位民工迅速冲上梯子,但陈祖海和另一位民工李亚旺不幸被崩塌的泥土埋住了,当人们刨开泥土救出他们时,两人已停止了呼吸。他们是最早为油城开发献身的开拓者,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茂名石油工业发展的丰碑上。
铺设矿山第一条铁路,打响开矿大会战
经过历时三年对500多平方公里矿层的精细勘探,相继提交的5个矿区精查报告获得国家储委批准,证明茂名油页岩储量达51亿吨,矿层平均厚度15米,最厚达100米,适宜大型露天开采。以年产100万吨原油计算,茂名油页岩可以开发100年。
茂名发现页岩矿的消息,引起中央高层关注。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到:“我们现在准备在广东茂名(那个地方有油页岩)搞人造油,那也是重工业。”
1956年4月28日,周恩来总理批示“中央同意在广东茂名建设规模为年产100万吨原油的油母页岩炼油厂。”茂名露天矿大规模开发的大幕由此拉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