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吴国君主后裔,属于以部落名称字讹为氏。漆雕复姓是西周朝吴国的开国国君太伯的后代,有的以漆雕为姓氏,称漆雕氏。春秋时期的鲁国也出过漆雕氏,其中不少还是孔子的弟子,这些人的后人中就以漆雕作为姓氏。后来,漆雕复姓逐渐演变成了单字姓“漆”氏,也有字讹为“柒”氏者。
七大姓氏在全国的分布十分不均衡。全国第一大姓是王姓,在山西、山东、河北、江苏、安徽五省中为第一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3%,12.7%,10.1%,5.8%和5.6%;在甘肃、湖北、四川、浙江、江西五省中为第二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1.6%,9.1%,7.6%,6.1%和6%;在陕西和河南二省中为第三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9%和7.8%;在广东和湖南二省中为第五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4.5%和4.1%:在福建省仅为第八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3.5%而广西的王姓仅仅排在第十二位,占省人口2.2%。王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地区,从北向南其占人口的比例逐步地减少。李姓为宋朝第二大姓,在陕西、四川、湖南三省中为第一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2.2%,7.8%,7%,在河北、广东、山西、河南、江苏五省中为第二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0%,9.5%,8。4%,8.2%和5.5%,在甘肃、山东、湖北、广西、江西五省中为第三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10.2%,8.4%,8%,7%和5.6%,在福建、安徽、浙江中分别为第五、第六、第七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4.5%,4.1%和2.5%。李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向东部地区逐步地减少。
张姓为宋朝第三大姓,在甘肃、湖北、河南三省中为第一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2.3%,10.2%,8.4%;在山东和陕西二省中为第二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0.2%和10.1%;在湖南、山西、江苏三省中为第三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6.4%,6.1%和5.5%;在河北、广西、安徽三省中为第四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6.8%,5.5%和5.1%;在四川省为第五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5.7%;在广东省为第七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3.4%;在浙江、江西和福建分别排在省中的第八、第九和第十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2.5%,3%和2.7%。张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在中原地区特别密集,然后向东南部地区梯度地减少。
赵姓为宋朝第四大姓,在广西省中为第一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为8.8%;在湖南省中为第二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为6.8%;在河北、广东、浙江三省中为第三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9.6%,8.1%和5.2%;在甘肃、陕西、河南、四川、山东、湖北六省中为第四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9.2%,6.7%,6.7%,5.9%,5.9%和5.6%,在江西和江苏二省中为第六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3,7%和3.5%:在安徽省为第七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3.9%;在山西和福建分别排在省中的第八和第十一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3.6%和2.4%。赵姓的分布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河北、浙江和两广地区。
刘姓为宋朝第五大姓,在江西省中为第一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为7.6%;在广西省中为第二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为7.1%;在湖南、广东、福建、浙江四省中为第四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6%,5%,4.7%和4.3%;在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河南五省中为第五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6.3%,5.6%,4.2%,4%和3.2%;在陕西省中为第六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4.2%;在湖北、甘肃、四川三省中为第七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3.5%,3.4%和2.7%;在安徽省排在第八位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3.5%。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原和东南地区。
陈姓为宋朝第六大姓,在福建、广东、浙江三省中为第一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3.1%,9.7%和6.3%;在江西和江苏二省中为第四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5.4%和4.8%;在湖北、湖南、四川和河南四省中为第六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3.8%,3.7%,3.7%和2.9%;在陕西省中为第十二位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1.5%;在安徽、山东二省中为第十三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2%和1.5%;在河北、湖北、广西、山西分别为省中的第十五、十六、二十、三十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1.4%,1.4%,1.1%和0.6%。陈姓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向西北的方向逐步地减少。
杨姓为宋朝第七大姓,在四川、山西、陕西、甘肃分别为省中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6.4%,6.7%,5.7%和4.8%;在湖南和河南二省中为第八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2.9%和2.1%;在广西、河北和湖北三省中为第十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2.8%,2%和1.9%;在福建和浙江二省中为第十三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1.9%和1.8%;在安徽、江苏、山东、江西、广东分别排在省中的第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和二十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1.8%,1.4%,1.1%,1.4%和1.1%。杨姓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逐渐向东南方向梯度地减少。
在每个省份中也表现出某些地方性特点的高比例的姓氏。比如,江西的曾姓和胡姓;四川的苏姓和何姓;河南的韩姓和郭姓;山东的晁姓和孔姓;河北的曹姓和贾姓;浙江的吴姓和徐姓;福建的林姓、黄姓和郑姓;安徽的汪姓和程姓;湖南的谭姓和唐姓;陕西的宋姓、韩姓和高姓;山西的薛姓、郭姓、侯姓和折姓;江苏的朱姓和孙姓;湖北的吴姓;甘肃的郭姓、马姓和董姓;广东的黄姓和冯姓;广西的蒋姓、田姓和石姓。
历史上最著名的“五族七姓”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温氏、沛县刘氏、兰陵萧氏。“五族七姓”在历史上占据了重大的意义,在古代帝制社会中,这些族氏都在各朝各代中占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是为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能够闪耀于我国历史中,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氏族其有着十分庞大的传统,内部的教育发展积累都十分的浑厚。例如李氏曾为我国贡献了“老子”李耳。李耳是孔子的老师,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各朝各代更是出现了很多的文人武将,文人做的丞相位置的数不胜数,武人位居将军的更是如天上繁星。很多人认为我国历史经历了几千年,绝大部分的人才都是各地的平民中突然闪耀出生的。
其实不然,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就可以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没有浑厚的沉淀基础,怎么会在芸芸众生之中闪耀呢。
其中李氏的如老子,王氏的如王昌龄,杨氏的如杨家将,谢氏的如谢安,崔氏的如崔浩,郑氏的如郑兴,卢氏的如卢敖,温氏的如温疥,刘氏的如刘邦,萧氏的如萧望之等等。都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全部出自五族七姓之中。
而且再细细研究历史也可以发现,很多朝代都是由这些家族建立的,他们在不断的发展繁衍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化沉淀。虽然都经历过一时的低落,但是由于沉淀过于浑厚,都能够再次复苏。当然也有部分家族在历史的推动中,慢慢的走向了灭亡。
综合而言,虽然看似历史的发展总是看“天意”的,但是历史的发展总是有着他们的身影在其中穿针引线的,若是没有这些家族的传承,那么我国历史的沉淀能否有着五千年积累,还很难而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