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会带来哪些危害

寒潮会带来哪些危害,第1张

寒潮会带来的危害:

1、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由于寒潮带来的降温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过农作物的耐寒能力,使农作物发生冻害

2、寒潮天气对电力和通信设施的影响

寒潮引发的冻雨会使输电和通信线路上积满雨凇,输电和通信线路积冰后,遇冷收缩,加上风吹引起的震荡和雨凇重量的影响,线路会不胜重荷而被压断,几千米甚至几十千米的电线杆成排倾倒,造成输电、通信中断,严重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

3、寒潮天气对公路、铁路交通的影响

寒潮伴随的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会造成低能见度、地表结冰和路面积雪等现象,对公路、铁路交通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

4、寒潮天气对民航的影响

寒潮所到之处,平均风速一般为15米/秒以上,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大风使起飞和着陆的飞机易发生轮胎破裂和起落架折断等事故。寒潮造成的低能见度、路面结冰和积雪也对飞机的起降有很大影响。

5、寒潮天气对航运的彩响

寒潮大风到达海上时,由于海面摩擦力小,风力一般可达7〜8级,阵风甚至达到11或12级,海上的航运常常被迫停止,船只需进港避险。另外,寒潮大风可以制造海上风暴潮,形成数米高的巨浪,对海上船只有毁灭性的打击。

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在冬春季节,寒潮大风天气常常对农作物和人们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和灾害。大风灾害的防御,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高度重视

及时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立即行动,采取有力应对措施,及时、负责地组织好防御工作。同时,要利用新闻媒体、电子商务、手机短信等,迅速将天气变化过程及其有关消息和防御措施向社会发布,以便广大群众和有关单位及时开展防御工作。

采取措施

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各县(市、区)和市农业局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积极指导和帮助群众采取各项防御和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以设施农业为防御重点,认真做好棚体加固、压紧棚膜、保温防冻等防御工作。加强圈舍加固、畜禽免疫等工作,做好幼仔畜的保暖,提高畜禽抗寒抗病能力,确保畜禽安全。

立即行动

切实做好其他方面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对大风可能影响的建筑工地、户外广告、电力设施、城乡危房等重点部位,认真排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早预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安全

大风对海、陆、空交通的运营影响都比较大,从事海上作业的人员,应根据天气预报情况采取停止作业、回港避风、加固船只和钻井平台等措施加强船舶动态监管,做好现场巡查和现场检查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格执行抗风等级的规定,严禁超抗风等级冒险航行。加强值班,保持正规瞭望,谨慎驾驶加强船岸联动,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全面地掌握船舶状况,及时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在风力很强的情况下,应关闭机场和高速公路,特殊情况下,客运列车也要停运,以便防止大风引发交通事故。

品种培育

植物冻害是在强冷空气爆发南下产生剧烈的降温时引起越冬作物和果树受冻,造成植株死亡或部分死亡,因此防御冻害一方面要设法提高越冬作物和经济果木抗御低温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采取措施阻挡寒风入侵,减小降温强度。防御冻害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培育耐寒品种,提高抗冻能力

对于越冬作物或亚热带经济果木,选育耐寒性强的品种,提高植株抗冻能力,是避免或减轻冻害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冬前管理

加强冬前管理,增强抗冻能力

栽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越冬作物和果木的抗冻能力,因此搞好冬前栽培管理是防御寒潮冻害的重要措施。

利用环境

利用局地小气候环境,实时避冻栽培

在中国亚热带柑橘栽培的北缘地区,充分利用山体或水体有利的小气候资源环境栽培柑橘,可以有效地避过或减轻寒潮冻害。

注意事项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4.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6.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气中毒。

7.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8.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舶及时返航。

9.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防冻措施

防御冻害除上述的战略措施外,还可以在冬季低温来临前和降温期间采用多种防寒抗冻措施。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的应急和抢险工作注意防寒保暖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做好防风工作。

露天增温

利用一切条件提高近地面层温度,如布设烟堆、安装鼓风机等,打乱逆温层,对近地层有显著地增温效果,其中熏烟一般能提高近地层温度1~2℃。

植被覆盖

利用覆盖物保护植物体的地上部或地下怕冻部位,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御寒风侵袭,从而起到防寒作用。覆盖有水平和垂直覆盖两种,其中有直接覆盖在作物上或果树上的,有搭棚覆盖的,还有采用包扎式的。风障对防御冻害也有较好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类型和不同倾角的风障设计。

喷洒药剂

主要用于果树防冻。喷化学药剂防御冻害,一是利用生长激素控制果树生长规律,增强抗冻能力。化学方法防御冻害是一种应急措施,必须掌握短期的寒潮降温预报。

另外,在寒潮发生后,还可以针对不同作物采取一些简单的防寒补救措施。如撬泥培土护根,压草保苗等。对早播出苗的春马铃薯、春大豆,可以及时搭好小拱棚防寒。各类作物受冻后,要根据冻害程度和苗情,及时追施适量速效氮肥和钾肥,每亩(1/15hm2)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5kg,以便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益处

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例如,中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这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有道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1.5倍。

1.对农作物造成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强烈降温。

2.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农场——大风。

3.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大雪、冻雨。

寒潮袭击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寒潮大风对沿海地区威胁很大,如1969年4月21日~25日那次的寒潮,强风袭击我国渤海、黄海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陆地风力7~8级,海上风力8~10级。此时正值天文大潮,寒潮爆发造成了渤海湾、莱州湾几十年来罕见的风暴潮。在山东北岸一带,海水上涨了3米以上,冲毁海堤50多千米,海水倒灌30~40千米。

寒潮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过程,使哈尔滨、沈阳、北京、乌鲁木齐等铁路局所管辖的不少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交通事故明显上升。

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死、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很少被人提起的是,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这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

民间有种说法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1.5倍。

寒潮的东西长度可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但其厚度一般只有2~3千米。寒潮的移动速度为每小时几十千米,与火车的速度差不多。影响我国的寒潮大致有3条路线:①西路。这是影响我国时间最早、次数最多的一条路线。强冷空气自北极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进入我国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侵入华北、中原,直到华南甚至西南地区。②中路。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经过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进入华北直到东南沿海地区。③东路。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有时经过我国东北,有时经过日本海、朝鲜半岛,侵入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从这条路线南下的寒潮主力偏东,势力一般都不很强,次数也不算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76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8
下一篇 2023-02-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