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常说的扁头风是什么蛇?

广西人常说的扁头风是什么蛇?,第1张

扁头风是眼镜类的俗称,这类蛇在受到威胁或惊吓的情况下会立起头部甚至前半身,颈部扁平,嘶嘶作响,发出警告。

眼镜蛇属(学名:Naja)为眼镜蛇科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Cobra)一称(如眼镜王蛇、水眼镜蛇、唾蛇),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眼镜蛇属目前约有20多个已确认物种,但分类学上经常就物种的独立性问题而存有争论,因此某些资料也可能有所出入。[1] 此属的成员主要分布于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眼镜蛇 (Naja naja atra)在民间的俗称是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具冬眠行为。以鱼、蛙、鼠、鸟及鸟卵等为食。繁殖期6-8月,每产10-18卵,自然孵化,亲蛇在附近守护,孵化期约50天。 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

【外形特征】

多数种类的颈部肋骨可扩张形成兜帽状。尽管这种兜帽是眼镜蛇的特征,但并非所有种类皆密切相关。

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事实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颈部,而眼镜蛇只是更为典型而已。眼镜蛇的颜色多样,从黑色或深棕色到浅黄白色。与无毒蛇不同,毒蛇的尖牙不能折叠,因而相对较小。多数眼镜蛇体形很大,可达1.2-2.5米长眼镜蛇毒液为高危性神经毒液。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东南亚岛屿。

中国南方云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北方亦偶尔可见,尤其以湖南永州的量多。

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北京动物园19年首次饲养展出眼镜蛇,1970年繁殖成功。

眼镜蛇分布于从非洲南部经亚洲南部至东南亚岛屿的区域。在其分布范围内,耍蛇人喜爱使用不同种的蛇,耍蛇人会吓唬蛇,使之采取身体前部抬离地面的防卫姿势。蛇对耍蛇人的动作做出摇摆的反应,亦有可能是对耍蛇人的音乐做出反应;耍蛇人知道如何躲避蛇较慢的攻击动作,而且可能已将蛇的毒牙拔除。

【科学分类】

目:蛇亚目Serpentes

有鳞目Squamata

科:眼镜蛇科(蝙蝠蛇科)Elapidae

属:主要指眼镜蛇属 Naja

眼镜蛇科Elapidae,最新分类是把海蛇科和扁尾海蛇科并入了眼镜蛇科,分为:眼镜蛇亚科Elapinae、扁尾海蛇亚科Laticaudinae、海蛇亚科Hydrophiinae。均是毒蛇,除了欧洲和马达加斯加外,在世界大部分的温暖地区都可以发现它们。眼镜蛇科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具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中国只有4属8种左右,如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主要剧毒蛇。

扁头风是眼镜蛇类的俗称吧,这类蛇在受到威胁或惊吓的情况下会立起头部甚至前半身,颈部扁平,嘶嘶作响,发出警告。过山风就是眼镜王蛇的别名,眼镜王蛇属于眼镜蛇科而不是眼镜蛇,别混淆了,它比一般的眼镜蛇要长要粗而且凶猛得多,我们通常只叫眼镜王蛇为过山风,而其他眼镜蛇并没有这个俗称。

扁头风是眼镜蛇类的俗称但眼镜蛇有很多种

舟山眼镜蛇并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但是某些省(自治区)地方重点保护动物。

眼镜王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767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8
下一篇 2023-02-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