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的风俗有哪些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破五节指每年农历正月初五,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破五节是一个不太被现代年轻人所知的一个节日,但它是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来看看破五的风俗有哪些?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1吃饺子
破五这天,最传统的事物就是吃饺子。破五节时吃的饺子外形酷似元宝,破五节吃饺子有聚财之意,破五的传统习俗中有接财神一项,吃饺子也是体现了这一传统,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在正月初五吃饺子还有防小人的说法。
吃搅团
除了吃饺子,有的地方还要吃别的东西。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正月初五这天具体要怎么度过,要根据地方风俗决定。
吃煮角
在凤翔县,也就是秦人的发祥地,把正月初五这天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起来,煮熟了,吃掉。秦人豪迈,办事彻底,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有彻底消除五穷的意味。
北方“破五节”习俗
在“破五”这一天,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譬如,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人们要吃“老鼠饺子”,并且要连续吃五天,一直吃到正月初十。所谓的“老鼠饺子”,就是把饺子做成老鼠的.形状,在吃的时候,要首先咬破“老鼠嘴”,意思是“破坏掉老鼠的反击能力”,然后再吃掉正个饺子。另外,在剁饺子馅的时候,必须“剁响”,而且,越响越好,寓意为“剁小人”。
当然,北方地域辽阔,各地的风俗习惯还存在各种差异。譬如,甘肃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在“破五”这一天要吃面疙瘩一般的“搅团”,意思是“这一天要将所有不如意的事情统统粘住”,然后吃进肚子中“填穷坑”。而在山西翼城地区,“破五”这一天一定要吃刀切面,并把刀切面称为“切五鬼”。但在山东临沂、邹城等地区,“破五”这一天流行吃面,并有“初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dan)”的俗语在民间流传。
南方“破五节”习俗
南方地区的风俗习惯与北方会略有不同。在南方的部分地区,在“破五”这一天一定要祭财神。在“破五”这天,人们会早早起床,鸣锣击鼓、焚香礼拜敬财神。敬过财神后,人们会吃素馅做的、元宝状的大包子,俗称吃“大角子”,用以“填穷坑”。而在南方的有些地区,“破五”这一天还要“拆小人”,方法是:家里的妇女找出几件旧衣服,然后用剪刀拆掉。据说,这样做可以避免家庭“走霉运”。
正月初五“破五节”禁忌习俗众多。民间还有谚语“初一不出门,破五不回家。”虽说正月初五的这些习俗禁忌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但却和春节习俗一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就算不遵守,了解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2破五节是什么节?
“破”是打破、突破的意思。正月初五,又称“破五节”,其宗旨均意在"破除"。
旧时,正月初一到初五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称“破五”。
这天又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
破除各种禁忌的“破五节”其实也是在宣告:“年”走了,不用再忌讳了。
正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避邪免灾的同时,把“晦气”“穷气”“霉气”从家中赶走。同时也是店铺开张、祭祀财神的日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破五的由来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之中,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状态。
旧时,正月初五是一个具有多重习俗含义的重要日子。其一,此日为“送穷土”日,人们要将“穷娘娘”扫地出门。其二,为禁忌解除日,因传统概念的过年是单指正月初一至初五,故之前一些过年的禁忌至此可以消除或有所放松,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其三,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所以叫做破五,也是希望这一天之后不论做神恶魔事情都是顺利顺心的。
正月初五破五的做法
在破五那天,一般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从初一至初四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破五”早晨劳苦大众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这一天有一些事情是比较忌讳的,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是大年初一,不能动扫帚。可到破五这一天,就要彻底大扫除。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那么新一年的运势就是很好的。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3破五节各地特点
这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这是秦人的发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煮角(类似饺子)。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秦人豪迈,办事彻底,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而是要赶尽杀绝,有点”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实话实说,“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扫帚,不能客气。这毕竟不是请客送礼。赶尽杀绝,当是其中最为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者。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有关破五的一些有趣的旧民俗。
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北京一带,妇女不许于此日串门,串门则不祥。在河南一些地区,人们于此日不劳作,否则本 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五,也就是俗称的“破五”,吃饺子,放鞭炮,原是不少家儿今儿个一定要做的俩事儿。民俗有一说,“破五”前诸多的禁忌,过了今儿个就能破了,人们便往来祝贺新年,各家邀请贺客,饮食嬉戏,新媳妇也该回娘家拜贺长亲了。按清代《燕京岁时记破五》所记:“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官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春。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
不同的地儿,“破五”这天的过法儿不一样,就是同一地方,过法儿也不完全一样。就拿山西来说吧,在晋西北,传统上这天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鸣炮、烧香、敬纸;晋北民间习惯则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到了晋东南,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
“破五”这天,还有个顶重要的事儿,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所以,求财也是这一天的重要主题。据说放鞭炮也与求财相关,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到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山东初五是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既为“马日”,又为“破五”,还为“财神日”,商家爱选在这一天开业;南方不少地儿则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清代顾禄《清嘉录》上记着:“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在上海,旧俗中正月初四子夜,就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还得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
破五的旧风俗是: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状态。
旧时,正月初五是一个具有多重习俗含义的重要日子,但其宗旨均意在“破除”。其一,此日为“送穷土”日,人们要将“穷娘娘”扫地出门。
其二,为禁忌解除日,因传统概念的过年是单指正月初一至初五,故之前一些过年的禁忌至此可以消除或有所放松,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其三,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破五风俗的特点如下:
这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
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
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的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的,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我国有着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正月初五到了,民间俗称为破五节,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下面分享破五的风俗有哪些的。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的1作为历史最悠久的节日,在破五有着许多习俗。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破五习俗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破五这一天承载着人们在一年新旧交替之际的祈愿。
为什么叫破五
破五的由来,到今天还流传着许多说法。据《封神榜》所载,姜子牙封神时,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所以人们就在正月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马上回去。还有一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迎接财神的到来。
破五要赏花灯吗
在破五这一天赏花灯主要是因为当天就是送穷,迎财神的日子,赏花灯也是用来祈愿。中国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破五也是迎财神的日子,在一天人们赏花灯也是为了迎财神,破除霉运。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所以要不要赏花灯还是取决于个人对传统习俗的讲究和看法。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的2正月初五的风俗是什么?
1、送穷鬼
大年初五,破除禁忌,人们忙着送穷鬼,也叫赶五穷。过去,所谓的`“五穷”: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俗称穷鬼。
一大早,人们便忙着放鞭炮,赶走穷鬼。通常,从家里往外放,看看谁家最响亮,彻彻底底把穷神送。
接着就要彻底清理卫生,把家里家外打扫的干干净净,该扫的扫,该倒的垃圾抓紧倒,寓意彻底送走穷神。
2、迎财神
这一天,最大喜事,还有迎财神,拜财神,祈求财神光临家门,带来福禄寿喜财,新的一年财源滚滚,财运亨通。
据说,大年初五是财神的诞辰,人们在初四晚上就开始请财神,也被称为抢路头,也就是接财神。初五一大早,就要及时祭拜,欢迎财神到家。
而且,商铺选择这一天开市,希望财神光顾,大吉大利,招财进宝。
3、捏小人嘴
其实,是今天的传统美食,也就是包饺子。在包饺子时,要把饺子馅放上,把包子皮一下一下捏紧捏实,俗称“捏小人嘴”
而且,在准备饺子馅时,通常,今天用肉馅,要使劲剁馅子,而且要发出响声,俗称:“剁小人”。
其实,无论是“捏小人嘴”,还是“剁小人”,都是希望远小人,近贵人,没有坏人使坏,事事顺心,万事如意。
4、艮牛耕春
这一天,做生意的人们,忙着开门迎福,开始营业。而年过完了,春暖花开,老百姓过了初五,也开始准备春耕了。
据说,《占岁》记载,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这六天为六畜日,具体代表是: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也就是说,到了正月初五,就是为牛日了,而正月六日,就是马日了。
在民间,在六畜日时,不能去杀生,当天的牲畜代表,更不能去伤害它。
而且,还能通过这一天的天气情况进行占年。如果天气晴朗,则代表牲畜就比较兴旺健康。如初五天晴,则牛兴旺,就是这个意思,反之亦然。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过了初五以后,这些禁忌也就解除了。但是,在过去,初五这天,民间还有很多禁忌,比如忌动土,忌拜年,防止遇见穷神,办事不利。
而且正月初五这天,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富裕,幸福美满。
破五的风俗有哪些的3破五习俗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破五”早晨进劳苦大众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
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这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这是秦人的发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秦人豪迈,办事彻底
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而是要赶尽杀绝,有点”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实话实说,“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扫帚,不能客气。这毕竟不是请客送礼。赶尽杀绝,当是其中最为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者。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