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聊生的意思

民不聊生的意思,第1张

意思: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拼音:民不聊生 [mín bù liáo shēng]。

引证:在那些年月,军阀混战,土匪横行,~。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出处:《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例句: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哀鸿遍野。

成语寓意:

“民不聊生”用来形容劳动人民在剥削阶级的残酷统治下极端贫困,无法生存。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国家要安宁,就需要保障人民的生活稳定,保证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在提高。

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才可以让社会更和谐,让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但是如果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那么社会一定不安稳,就更难以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所以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使之民心所归,大事可成。

近义词:

一、生灵涂炭 [shēng líng tú tàn]

释义: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晋书·谯纵传》:“遂使生灵涂炭;神器流离;邦国轸麦秀之哀;宫庙兴黍离之痛。”

二、水深火热 [shuǐ shēn huǒ rè]

释义: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引证:只要能把国家从~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 ◎梁斌《红旗谱》四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民不聊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出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译文】:钱财缺乏,力量不足,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示例】: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在那些年月,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民不聊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

火热水深 [ huǒ rè shuǐ shēn ]

【解释】: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

【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示例】: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法兰西革命之时,上自王家,下至贵族僧侣,蹂躏平民,无所弗至,其法之力,可谓火热水深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77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1
下一篇 2023-03-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