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1,译文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鹃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2,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门前流水尚能西”意为门前的流水还能自东向西倒流,谁说人老了就不能焕发青春;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水通常是自西向东流,作者却看到门前流水尚能西,暗含着时光倒流。
出处: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翻译: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扩展资料: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写作背景: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