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是湖北的13个地级行政区之一,不属于其他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驻恩施市,是湖北的13个地级行政区之一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位于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
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世界硒都”之称号。
全州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00万千瓦,可开发量达500万千瓦,风电资源蕴藏量达300万千瓦,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铁矿是中国四大铁矿之一,已探明储量13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1500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恩施州有215科、900属、3000种植物和500多种陆生脊柱动物,其中有40余种植物和77种动物属于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
恩施州共有树种171科,645属,1264种。其中乔大木60科,114属,249种;灌木32科,89属,228种,约占全国树种的七分之一。
湖北省。
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之南清江中游,是镶嵌在鄂西南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拥有举世罕见的硒资源而被誉为“世界硒都”。全市国土面积3967平方公里,辖10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7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总人口78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占38%。1998年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清江中上游,介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东西宽86.5公里,南北长90.2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3972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16.6%。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中部,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地近四川盆地边缘,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梯级末端。武陵山脉余支从东南部蜿蜒入境,西有大娄山山脉向北延伸,北有巫山余脉环绕。西北及南部两翼高,近似山原地貌,平均海拔1800—2000米;西南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海拔900米左右,有较大的山间坝槽座落其间;中部地区丘陵起伏,由于地层下陷,形成陷落盆地,比较开阔,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全市最高点为板桥镇大山顶石门子,海拔2078米,最低点为红土乡绵阳口,海拔262米,相对高差1816米。整个地势起伏、高差悬殊,分为低山、二高山、高山三种类型,面积各占1/3。境内山峦起伏,岭谷切割明显,水系亦较发育,有众多的飞瀑流泉和伏流暗河。
恩施市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这里有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五彩缤纷、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恩施州主要风景区有:巴东神农溪,利川腾龙洞,清江闯滩 ,利川鱼木寨,恩施大峡谷,利川佛宝山漂流,恩施梭布垭石林,咸丰坪坝营原始森林公园, 恩施土司城,恩施龙鳞宫 ,利唐崖土司城等。
恩施不属于河北,恩施属于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级行政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扩展资料
截至2016年,恩施自治州下辖恩施、利川2个县级市;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6个县。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县市:
1、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县,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
2、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临近长江干流,长江支流清江穿境而过,东连巴东县,以野三河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阳河为界;南邻鹤峰县,以长河、茶寮河为界;北与重庆市巫山县毗连;西北与重庆市奉节、巫山两县接壤。
3、宣恩县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接鹤峰,西邻咸丰,东北、西北及北部与恩施市交界,西南同来凤毗连,东南与湖南省龙山、桑植等县接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参考资料来源:恩施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州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