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成语有: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望梅止渴、舌战群儒、三顾茅庐、乐不思蜀等等。
扩展阅读:
相关成语的释义:
1、草船借箭: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 *** 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连过曹 *** 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 *** 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3、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4、舌战群儒:本是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只身前往东吴说服孙吴集团同心抗曹。现在用来表述以出色的辩才使众人折服。
5、三顾茅庐:本指刘备三次亲临诸葛亮所住的茅庐去邀请诸葛亮为之效力。现在用来比喻真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6、乐不思蜀:本指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都洛阳,过着豪华享乐的生活,感到非常满足,不想再回蜀中。现在用来泛指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想回到原有的环境中去。
三国演义中成语:
一,成语与出处 1.一手包办【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2.一举两得【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3.一臂之力【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4.一亲芳泽【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5.七步成诗【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6.三顾茅庐【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下笔成章【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8.不出所料【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9.不由分说【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10.不知所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1.不容偏废【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12.乘虚而入【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13.五内如焚【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14.人生如寄【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15.仰人鼻息【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16.伯仲之间【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17.位极人臣【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18.作奸犯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9.偃旗息鼓【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20.出言不逊【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初出茅庐【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23.刮目相待【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4.危在旦夕【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25.危急存亡之秋【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7.名不虚传【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28.同符合契【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29.吴下阿蒙【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0.敝帚千金【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31.廊庙之器【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32.才高八斗【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33.手不释卷【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34.指日可待【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5.探囊取物【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36.文思泉涌【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37.旦夕之危【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38.明眸善睐【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39.月明星稀【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0.土崩鱼烂【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41.如入无人之境【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42.如鱼得水【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43.妄自菲薄【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44.孑然一生【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45.对酒当歌【出处】曹 ***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46.屈指可数【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47.周郎顾曲【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48.呼风唤雨【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49.品头论足【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50.回肠荡气【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二,其他骨肉分离 太虚幻境 曲径通幽 鸳鸯在梁 摸着石头过河 风水宝地 熟能生巧 寻花问柳 一石二鸟
百依百顺(79回)、翻天覆地(105回)、横行霸道(9回)、眉开眼笑(2回)、一模一样(62回)、无法无天(33回)、终身大事(8回)、心神不定(16回)、美中不足(5回)、称心如意(57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