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鸡科(学名:Rallidae)有34属148种,包括秧鸡、田鸡、苦恶鸟、水鸡、骨顶鸡等,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是涉禽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中国有9属22种。
秧鸡科有13个品种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秧鸡科共有130多种沼泽鸟类,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的有:普通秧鸡、蓝胸秧鸡、红腿斑秧鸡、白喉斑秧鸡、小田鸡、斑胸田鸡、红胸田鸡、斑胁田鸡、红脚苦恶鸟、白胸苦恶鸟、董鸡、黑水鸡、紫水鸡。
秧鸡(Crake) 鹤形目秧鸡科的130多种瘦小的沼泽鸟类。形状稍似鸡,翅短圆,尾短,脚大,趾长。除高纬度地区外,遍布全球。体型大小变化很大;小者如麻雀,体长约11厘米;大者如小鸡,体长约45厘米。栖于稠密的草丛中,鸣声响亮,夜间尤然。许多种是为人爱惜的鸟类,受惊时勉强起飞,飞一个短距离,又落到地面。细瘦身体使它便于穿过芦苇和沼泽草丛。体羽主要为暗灰褐色。许多种类具有隐晦的横斑。
普通秧鸡又称紫面秧鸡,为本属中分布达于古北界的唯一代表。体长约23厘米;体重90~95克。体形略似小鸡,但嘴、腿和趾均甚细长,适于涉水;体羽松软,上体大致为橄榄褐色并满布褐黑色纵纹;头、颈和前胸发灰色,脸侧有栗色过眼纹;下体暗褐色,杂以白横纹;嘴暗褐色,基部橙红,嘴长等于腿长甚或更长;腿和脚为褐色,趾间无蹼;翅和尾均短。雌雄羽色相似。飞行时头颈前伸,双腿下垂。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种子,兼食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以蒲草和芦苇叶筑巢。巢略呈盘状。每窝产卵6~7枚。卵粉棕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细斑。雌雄共同孵卵。雏鸟出壳后满被黑褐色绒,为早成性。秧鸡属大多夜行,习性隐蔽。普通秧鸡在中国东北部以及西部的广大地区繁殖。
传统分类鹤形目(Gruiformes)鸟类体型大小差别很大,有最大型的飞禽,也有很小型的种类。鹤形目有12科,其中有些科分布非常广泛,多数科则局限于狭小的地区,有些种类分布限于一些偏僻的海岛,甚至失去了飞翔能力。鹤形目中不少成员都是濒危物种,特别是那些分布于海岛的种类。
拟鹑科(Mesitornithidae)
拟鹑是小型鸟类,体型和习性接近鸡类但嘴细长而下弯,分布局限于马达加斯加岛,有2属3种。
三趾鹑科(Turnicidae)
三趾鹑体型和习性似鹌鹑,多数缺少后趾,只有三个前趾。三趾鹑与大多数鸟类不同,为一雌多雄制,雌鸟体型较大,羽色较鲜艳,向雄鸟求偶,而雄鸟负责孵卵。三趾鹑广布于旧大陆温热带地区,有1属17种,我国有3种。
鹭鹤科(Rhynochetidae)
鹭鹤科只有鹭鹤一种,仅分布于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岛,数量非常稀少,是世界级的濒危物种。鹭鹤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的飞翔,只能顺山坡向下滑行。鹭鹤在炫耀时将头上的羽冠竖起并展开双翅。
领鹑科(Pedionomidae)
领鹑体型似三趾鹑,但有四趾,也是雄鸟负责孵卵。领鹑仅1属1种,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
鹤科(Gruidae)
鹤是美丽而优雅的大型涉禽,鹤科分为鹤亚科和冕鹤亚科2亚科1~4属15种。其中鹤亚科有1~3属13种,在南美洲以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而在东亚种类最多,我国有1~2属9种,占世界15种鹤的一大半,是鹤类最多的国家,这9种鹤全部是我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鹤亚科后趾小而高位,不能与前三趾对握,因此不能栖息在树上。冕鹤亚科1属2种,特产于非洲,冕鹤与鹤不同,可以栖树。鹤在我国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特别是丹顶鹤,是长寿,吉祥和高雅的象征,常被与神仙联系起来,又称为“仙鹤”。
秧鹤科(Aramidae)
秧鹤科仅秧鹤一种,体型似鹤,但嘴长而侧扁下弯,后趾较长。秧鹤喜食螺类,栖息于从美国佛罗里达到阿根廷北部的美洲热带、亚热带水域。
喇叭鸟科(Psophiidae)
喇叭鸟为中型鸟类,,体羽多为黑色而具闪光,体型似鹤而嘴似鸡,主要以果实和坚果为食。其鸣声响亮而似喇叭,能在陆地上快速奔跑。喇叭鸟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有1属3种。
秧鸡科(Rallidae)
秧鸡科是涉禽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约有140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包括一些偏僻的岛屿。其中我国有9属18种。典型的秧鸡科成员为中小型涉禽,性情隐蔽,不善于飞行而善于奔跑,如分布于澳洲到菲律宾一带的黄领秧鸡。有些分布于海岛的秧鸡已经失去了飞翔能力,比如仅分布于新西兰南岛。泰卡鸡有着一段失而复得的传奇经历,在1898年“最后”一只泰卡鸡被猎狗咬死后被确信灭绝,从此就只有3具标本保存于世,在1948年(一说1952年)一小群残存的泰卡鸡在人迹罕至的草丛中被神奇的重新发现。秧鸡科有些种类如骨顶鸡趾间具瓣蹼,也擅长游泳。骨顶鸡又称白骨顶,分布广泛,旧大陆大多数地方都能见到,而同属的其它种类则多分布于新大陆。
日鷉科(Heliornithidae)
日鷉为鹤形目中适应游泳和潜水的类群,脚上有鸊鷉一样的瓣状蹼,游泳时有时也象鸊鷉一样只露头和颈在水面上。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水域,有3属3种,即美洲的日鷉、非洲的鳍脚鷉和亚洲的拟鳍脚鷉。
日鳽科(Eurypygidae)
日鳽科仅日鳽一种,体型和羽色略似麻鳽,头、翅、尾上有斑纹,分布限于从墨西哥中南部到巴西亚马孙盆地的森林沼泽地带。
叫鹤科(Cariamidae)
叫鹤是大型鸟类,叫声洪亮,外貌和习性则接近非洲的蛇鹫,在地面上奔跑捕食。叫鹤分布于南美洲南部的草原地带,有1属2种。
鸨科(Otidae)
鸨是飞翔鸟类中体型最大的,擅长在地面快速奔跑。鸨类广布于旧大陆的草原地带,但数量却比较稀少,有10属23种,我国仅1属3种,全部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http://cheni.0086e.net/qiu/class_birds/ave9.ht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