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蜗牛贝壳大型,通常体长7-8厘米,最大20厘米,体重可达32克。贝壳狭窄、锥形,长宽比约为二比一。壳质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壳高130mm,宽54mm,螺层为7-9个,螺旋部呈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其高度约为壳高的3/4。壳顶尖,缝合线深。
非洲大蜗牛也被称为非洲巨蜗牛、露螺 、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等。它们一般在晚上活动,也喜欢群居,和湿润,阴暗的环境。8:00左右开始活动,11:00—12:00为活动高峰。
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蛞蝓。蜗牛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
树栖种类的色泽鲜艳,而地栖的通常几种接近的颜色,一般有条纹。非洲的水晶螺属体型最大,多超过20公分。欧洲的大蜗牛属的几个种常作佳肴,尤其在法国。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其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它们通常以蔬菜、花卉等农作物为食。各种绿色植物及糠麸均可作为该物种的食料。一般春天以白菜、青菜、莴苣等阔叶植物饲喂;夏天可喂大量甘蔗、向日葵叶、各种瓜果皮渣等;秋天气温低,食量减少,可喂些菜叶、薯片等,不吃青草、杂草,拒食有刺激性味道的葱、韭、蒜。
寄主是木瓜、木霜、仙人掌、面包果、橡胶、可可、茶、柑桔、椰子、菠萝、香蕉、竹芋、番薯、花生、菜豆、落地生根、铁角蕨、谷类植物:高粱、粟等。
非洲大蜗牛是玛瑙螺科中大型陆栖蜗牛,体长约为8厘米,背壳狭长呈锥形,拥有7个螺层,且螺旋部为圆锥形,颜色为黄色,分布有条纹,而且非洲大蜗牛属于夜行动物,夜间活动频繁,早上五点开始返回原居地休息,原产于非洲,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
非洲大蜗牛的形态特征
非洲大蜗牛体型较大,体长约为8厘米,最大可以长到20厘米,其背壳较为狭长,呈现锥形,有7个螺层,而且螺旋部呈圆锥形,颜色为黄色或深黄色,表面分布有条形花纹,并且非洲大蜗牛的卵为椭圆形,在刚孵化的幼螺为长卵圆形。
非洲大蜗牛的栖息环境
非洲大蜗牛喜潮湿的环境,主要栖息在菜地、果园、公园等植物繁茂、腐殖质丰富的环境中,其原产于非洲东部,目前分布在日本、越南、老挝、菲律宾、印度洋以及我国福建、广东、云南、台湾等地。
非洲大蜗牛的生活习性
非洲大蜗牛属于夜行动物,晚上八点以后外出活动,夜间九点到十一点活动最为频繁,次日早上五点返回原居地,而且非洲大蜗牛畏光怕热,温度湿度过高、光照过强的时间段,会分分泌粘液形成保护膜,避免水分过度流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