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河豚会中毒吗?

吃了河豚会中毒吗?,第1张

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

河豚中毒可不是玩笑,严重者导致呼吸困难,往往在数小时内死亡,切勿食用。

每年3至4月,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皮下脂肪含量高,肉质鲜美,也是河豚鱼毒性最强时节,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毒非蛋白质物质之一,属于神经毒素的一种,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ead79c9175cb0a46f21fab44"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ead79c9175cb0a46f21fab4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ead79c9175cb0a46f21fab44"/>

扩展资料

预防河豚食物中毒办法:

首先,要学会认识河豚鱼,自觉做到不购买、不食用,不要轻信“人工养殖河豚鱼毒性小或无毒”等传言。

其次生产经营者要强化守法意识,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自觉做到不销售、不捕捞和加工制作河豚鱼,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明令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和销售河豚。近日,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别提醒:食品经营者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自觉做到不销售、不购买、不捕捞和加工制作河豚。

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河豚及其毒性的认识,消除“吃河豚”的侥幸心理。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海滩附近不要捡食废弃的鱼,不要到路边或市场买不认识的鱼类。

参考资料来源:/hi.people.com.cn/n2/2018/0325/c231190-31381531.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海南三院抢救三例河豚中毒者提醒:切勿食用">人民网-海南三院抢救三例河豚中毒者提醒:切勿食用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9/0409/c14739-31019417.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河豚有毒莫贪嘴">人民网-河豚有毒莫贪嘴

1990年原卫生部发布了《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

日前,农业部、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等三部委就拟联合发文的《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河鲀生产经营的通知》委托相关单位召开听证会。中国渔业协会则公开表示,我国将有条件放开养殖河豚的生产经营。

该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允许河豚进入市场流通领域是有多项条件的。首先是在品种上,我国沿海常见的河豚有40多种,但只有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允许养殖生产经营,原因是这两种河豚经过多年养殖试验,毒性已经非常低,“甚至达到无毒级”。此外,生产经营企业须经审核备案,才可向市场出售经过加工的上述两种河豚。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合法流通的,不能是河豚活鱼或未加工的河豚整鱼,野生河豚更是被明令禁止经营。

河豚鱼,学名河豚鲁(Spheroidesvermicularis)又名_、吹肚鱼、气泡鱼、连巴鱼及台巴鱼。世界上有200多种,可引起中毒的有9种。\x0d\x0a河豚鱼主要生长在我国和日本沿海一带,它的肉质鲜美,人们非常喜爱食用。但河豚鱼的某些脏器组织有剧毒,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而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食后可引起中毒。古人有“拼死食河豚”之说法。\x0d\x0a河豚鱼体内的毒素含河豚毒素、河豚酸、卵巢毒素和肝脏毒素。对中枢神经和神经末稍有麻痹作用,其毒性较氰化钠大1000倍,0.5mg即可致人中毒死亡。河豚毒素毒性稳定,加热和盐腌均不能使其破坏。。河豚鱼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肝脏、卵巢(鱼仔)、睾丸中,尤其是卵巢含毒最剧。其毒性强度因不同种类和不同季节而有差异,每年1~5月是河豚鱼产卵的季节,此时其生殖系统发育毒性最强,以卵巢、睾丸和肝脏为主要有毒部位,其次为肠道、血液、鳃、肾及皮肤等。所以,在春节食用河豚鱼中毒最多见。\x0d\x0a一般上市的河豚鱼都经过彻底处理,不会引起中毒,但由于进货渠道混乱,加工人员马虎,市场控制不严也会引起中毒。同时有人自行捕捉河豚鱼,不经彻底加工即食用,加之人们对它能引起中毒认识不清,所以中毒屡有发生。仅北京市1994年统计数字表明全年发生河豚鱼中毒事件几十起,应引起人们的重视。\x0d\x0a中毒表现\x0d\x0a河豚鱼中毒主要是麻痹中枢神经。发病急骤,发展迅速。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出现明显的中毒表现,首先出现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病人感觉口唇、指尖麻木,随之失去知觉,不知疼痛,肌肉瘫痪不能行走。严重中毒病人言语不清,呼吸困难,呼吸表浅、频速而不规则,血压下降,昏迷,瞳孔散大,最后呼吸麻痹死亡。\x0d\x0a诊断要点\x0d\x0a(1)潜伏期约半小时至4小时。\x0d\x0a(2)胃肠道症状上腹不适、口渴、恶心、呕吐、腹泻、呈水样便,重者有便血。\x0d\x0a(3)神经系统症状口唇、舌尖以及肢端感觉麻木,继而全身麻木,出现运动不协调,酒醉状态,眼睑下垂,四肢乏力乃至瘫痪,严重时言语不清,呼吸困难,瞳孔散大,甚至呼吸麻痹等。\x0d\x0a(4)循环系统症状脉博缓慢、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x0d\x0a(5)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房室传导阻滞。\x0d\x0a(6)取患者尿液5ml,将其注入雄蟾腹腔内,观察其中毒反应,有助于明确诊断。\x0d\x0a急救处理\x0d\x0a(l)立即采取排毒措施,口服1%硫酸铜溶液100ml予以催吐;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活性炭悬液洗胃;也可用高位清洁灌肠;最后口服硫酸镁导泻。\x0d\x0a(2)解毒治疗尚无特效解毒剂。但可用相应药物以拮抗毒素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如应用阿托品,可拮抗毒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肌注1%盐酸土的宁,可拮抗毒素对运动麻痹的作用等。\x0d\x0a(3)输液,以促使毒素尽快排出。\x0d\x0a(4)中草药治疗鲜芦根1kg或鲜橄榄、鲜芦根各30g捣汁内服,早期有解毒作用。\x0d\x0a(5)对症治疗呼吸困难者可给予氧气吸入;血压下降织应用强心剂或升压药等。\x0d\x0a预防措施\x0d\x0a加强宣传教育和市场管理,说明食用河豚鱼的危害,劝阻人们最好不要食用。新鲜河豚鱼应统一加工处理,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x0d\x0a食用河豚鱼的方法是,去鱼头、去皮,彻底去除骨脏,尤其是鱼仔,并在水中浸泡数小时以上,反复换水至清亮为止,然后再高温烹调煮熟后方可食用。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82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2
下一篇 2023-03-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