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吊灯笼

中秋节为什么要吊灯笼,第1张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1、起到招财作用

虽然灯笼是节日用品,但是在平常的日子把其挂在自己家的大门口,对风水来说其实是有利无害得,因为这样的风水状况一般都可以给自己家中招来比较好的财运,因此风水灯笼平日里挂在家门口,其实是可以给自己家中招财的,属于很好的物品。

2、提升贵人运

在自己家的大门口挂灯笼,其实是可以起到提升贵人运的作用的。因为灯笼本身属于一个大红大紫的卧,把它挂在自己的大门口的话,自然就可以很好的使得自己家的风水得到提升,变得比较红,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可以使得家中的贵人运越来越好了。

3、带来吉祥

通常如果可以选择在自己家大门口使用灯笼的话,其实是可以给自己带来吉祥的。因为一般来说,一个家庭的风水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祥和,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使得风水得到提升。而这个时候在自己家大门口挂一个灯笼的话,自然就有利于吉祥了。

4、带来健康

一个家庭其实如果想要人人都得到健康,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这个家庭的气息。一般来说,一个家庭的气息其实也可以通过风水挂件去提升的,在自己家大门口挂一个灯笼的话,自然就可以很好的提升这种气息,从而使得家人可以得到比较好的。

5、带来福气

一个家庭得福气,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一个家庭的福气其实不一定是只可以带来财运的,因为各种健康以及好姻缘,其实都是福气造成的后果。这个时候如果在自己家大门口挂一个灯笼的话,自然就可以很好的使得家中的福气得到提升了。

风吹裤裆吊灯笼是模仿唐朝才子祝技山取笑男人裤裆下的下流对,因为中国古代出“对”的特点,上联是男,下联就必须是女;上联下流词。

下联就必须不要太正规,才叫对;为此笔者下联是;日晒胸襟挂气球。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扩展资料: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具史料记载,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

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829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3
下一篇 2023-03-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