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颜色有无数种;不过在计算机中颜色都由红绿蓝三基色组成,用1个BYTE(字节,范围是0~255)来表示一个颜色分量;所以有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而所谓32位真彩色,其实也就多了一个字节的Alpha值(半透明度)。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 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 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 蓝(Blue)三原色光。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 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 就是黑色(黑暗)。
而三种光按不同强度组合,就产生各种其他颜色,由于三种光的强度是一个连续谱,可以说世界上的颜色有无数种,但是人眼并不能完全分辨。
扩展资料:
色彩的形成
1、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2、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3、物体色:物体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然后反射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即固有色。
4、环境色:环境色又称条件色,是指在不同的光源色照射下,物体受环境的影响所呈现的色彩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色
颜色有无数种,稍微细小的差别都可以算作另一种颜色,但是总的来说有七种:赤橙黄绿青蓝紫 。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扩展资料:
单色和混合色
大多数光源的光谱不是单色的,它们的光是由不同强度和波长的光混合组成的。人眼将许多这样的混合光的颜色与单色光源的光的颜色看成是同样。
比如上面表格中的橙色,实际上就不是单色的600纳米的光,实际上它是由红色和绿色的光混合组成的。出于眼睛的生理原理,我们无法区分这两种光的颜色。
也有许多颜色是不可能是单色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单色的颜色。比如说黑色、灰色和白色就是这样的颜色,粉红色或绛紫色也是这样的颜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颜色
颜色有无数种。色彩如红色、橙色、桃红色、绿色、蓝色、紫色和黄色等。按不同的比例组合,每一种组合都会产生一种颜色。因此可以说,世界上有无数种颜色。而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这些颜色是由三种基本的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是红、绿、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