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禄对秦国的贡献是什么?

张禄对秦国的贡献是什么?,第1张

张禄对秦国的贡献是提出了远交近攻,达到瓦解合纵目的。张禄本名范雎,秦国宰相,范雎在秦国为秦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和增强王权的策略,排除了贵族势力,并逐步蚕食魏、韩等国,后被拜为相,他利用反间计,帮助秦国在长平大败赵国,并迫使白起自杀,以报私仇。

张禄对秦统一六国的意义

张禄根据秦国以往的外交政策上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改变了秦国以往越近而攻远的外交战略政策,将远交近攻之策作为日后秦国实行外交战的基础,并且在思想上统一了秦国最高决策层,为秦国规定了正确的军事、外交斗争方针,使秦国在日后的争霸过程中取得了外交和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改善政策,攻人攻心攻地并重,秦国在张禄灵活多变的外交政策下,再配以强大的军事打击,不断蚕食秦国周边的国家,其中尤其是韩国,他的领土不断被秦国兼并,使韩国国力不断缩小,一直最后第一个被秦国所灭。

张禄的这一谋略,在秦昭王之后的诸位秦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延用,其中李斯、韩非等人的战略构想就继承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尤其是秦始皇嬴政继续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从而成就旷古未有之宏业。

张禄是范雎的曾用名。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

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范雎为人恩怨分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

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

此后秦军遭诸侯援军所破,郑安平降赵。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敌之罪被诛。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扩展资料

范雎本身是一个魏国人,在魏国的大臣须贾手下做门客。有次,须贾带着范雎去了一趟齐国,而齐国的皇帝很喜欢范雎,并且十分欣赏他的才能,于是在临走之前,送给了范雎很多的黄金和美酒须贾知道后,觉得是齐国贿赂范雎。

而范雎既然收下,就说明范雎一定是和齐国同流合污,想要一起谋害魏国,之后狠狠呵斥了范雎,并把这件事告诉了魏国的相国魏齐。

魏齐知道后,很是生气,就要捉拿范雎,之后根本不听解释,把范雎一顿毒打,范雎越为自己开脱,魏齐就打的越狠,之后肋骨也被打断了,牙齿也被打掉了,一下子昏死过去了,魏齐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扔到了野外。

其实,这都是范雎为了保命而装死,死里逃生后,范雎改名换姓,挂着张禄的名字,逃到了秦国,在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秦国的相国。

秦王很是信任范雎,之后在范雎的建议之下,秦国开启了向魏国的征讨,魏国为了保住国家,派出一个使者来到秦国和谈,这个被派出的使者,就是须贾,范雎知道须贾要来,就换上了一身破旧的衣服,会见了须贾,并且谎称自己只是秦国的一个奴婢,须贾很是感叹。

范雎聊起了很多的往事,两个人还一起吃饭,之后须贾看见范雎穿的十分破烂,好吧自己的袍子给他穿上了,这些举动也是让人范雎很是感动,之后范雎亮明了自己的身份,须贾赶紧下跪道歉,而范雎则说:你当初怀疑我和齐国有奸情,导致我最后差点被打死,我本来想要杀你,但是昨天你却送了我一件袍子,让我很是感动,决定饶你不死。

之后范雎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秦王,秦王并不想见,须贾临走之前,还被范雎喂了一大盆的马料,并且还告诉他,想要和解,就把魏齐的脑袋给送过来。魏齐知道后很是害怕,就躲到了赵王的家里,但是最后赵王无奈,还是杀死了魏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851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3
下一篇 2023-03-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