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是什么意思?

轮回是什么意思?,第1张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

佛教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即永远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地循环。佛教认为轮回的世界是由六道组成,众生就是在这六道中不断的流转轮回。

轮回理论的发展

部派佛教在十二因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世两重因果”的说法,是佛教早期比较细致的轮回理论。但佛教中的无我观念和轮回理论之间是不协调的,于是一些部派佛教就提出变相的“我”,认为它与五蕴非一非异。

大乘佛教则在轮回的六道之外,又加上了声闻道、辟支佛道、菩萨道、佛道等,进一步丰富了佛教的轮回形态理论。由于大乘中观派强调事物的无自体,所以认为轮回最终并不具有实在性。

大乘瑜伽派则把“阿赖耶识”用来起“我”的作用,但在表面上却否定。轮回之说传人中国后,古代许多中国人对轮回转世等观念是接受的,但对于印度佛教中无我观念却难以理解,总体来看,轮回之说在中国民间还是有着广泛的信众基础。

轮回的意思是众生生死死,在死亡后,灵魂又轮回重新投胎成为另一个人,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

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对世间无常的真相无所了知,或因为对生命的实相不明了的无明,而产生种种导致不断生死的烦恼未能断尽。便辗转生死于三界五趣之中,或称在六道中如车轮一样地旋转,即“六道轮回”。至少要修成阿罗汉,乃至成佛,否则无有脱出之期。

由于佛教的修行内涵三乘菩提中,共通的法即是解脱道的智慧与修证道理来看。一世又一世不断出生以及老死的有情众生,一旦死去的有情身心,便已坏灭而不复存在于世间,一定有一个能够串连三世轮回的生生灭灭的不灭的真实的法。所以在佛教的轮回观中,并不涉及灵魂之说,因为佛教认为一般人所谓的灵魂仍然是有情的五蕴身,是无常的。

佛教介绍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他在青少年时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形成佛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轮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859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4
下一篇 2023-03-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