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新》是一部于1992年出品的日本家庭搞笑动画片,该片主要由本乡满、原惠一、武藤裕治导演,日本朝日电视台于1992年4月13日播映了第一集。至今仍在播出。
该片根据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所创作的同名漫画作品《蜡笔小新》改编而成,叙述了日本5岁小男孩野原新之助,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老师、同学、邻居、路人等之间所发生的故事。
蜡笔小新生日是5月5日。《蜡笔小新》是日本已故漫画家臼井仪人的一部非常有名的日式漫画和动画,在全球各地极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1992年在日本朝日电视台首播,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动画片之一,2009年9月11日,臼井仪人身故后,本漫画成为未完成之遗作。其主角野原新之助(小新)被称为“最‘无耻’的小孩”,也是最个性张扬的时代卡通人物之一,深受小朋友和童心未泯人士的欢迎。
近日,日本著名动画片《蜡笔小新》迎来了三十周年的纪念庆典。
为纪念动画播出30周年,最新剧场版《蜡笔小新:幽灵忍者珍风传》也已于4月22日。
说起《蜡笔小新》,很多人会好奇一部以幼儿园小朋友为主角的动画作品,为什么会如此让全球人着迷。这不得不提到他的创作者——臼井仪人。
臼井仪人,原名为臼井义人,1958年出生于静冈县静冈市,在埼玉县春日部市长大。1977年毕业于埼玉县立春日部工业高等学校,而后进入设计专门学校学习。1979年,进入广告公司,他一边靠制作超市的POP广告为生,一边作为漫画家出道。
1990年8月,《蜡笔小新》开始在《周刊Weekly漫画动作》杂志上连载。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野原新之助”五岁男孩,而“蜡笔”是幼儿园小朋友最常用的绘图用具,漫画《蜡笔小新》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臼井仪人相信“小孩子想要做什么想要说什么,总是有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他想用小孩的有趣视角来描述成人世界。于是,漫画早期定位为一部面向成人的搞笑漫画,而故事中的“小新”也常常会表现出不符合年龄的成熟和出格的行为。
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九十代(主人公小新的出生日期为1987年5月5日),因此漫画中可以看到许多反映日本九十年代社会风情的元素,比如野原一家三口组成的中产阶级家庭,反映了当时主流的“核家庭(Nuclear Family)”现象。
“核家庭”,是指包括父亲、母亲和孩子三个人的最基本的家庭形态。在过去,日本和中国一样也崇尚大家族的概念。二战结束后,“核家庭”的理念由西方流入日本社会,得到了迅速普及。在 1960 年代,“核家庭”的数量急剧上升,并在 1963 年成为当时的流行语。 1975 年,“核家庭”比例达到 64% 左右的峰值。进入1990年代后,“核家庭”成为了日本家庭结构的主流,同时家庭类型也出现了细分,比如出现了“丁克夫妻”和“单亲家庭”等现象。漫画中,风间的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年驻扎国外,不在家,这样的“单一亲人照顾的中产阶级家庭”在日本也十分普遍。
小新的母亲野原美伢,也拥有典型的日本全职家庭主妇形象。除此之外,美伢喜欢在超市抢打折商品;喜欢和邻居八卦;喜欢抱怨老公工资太少,但自己仍然爱买名牌衣服、包包、珠宝;甚至时不时对小新施展的“暴力教育”,多多少少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
2009年9月11日,臼井仪人失踪事件引起了日本各大媒体的关注。
2009年10月16日,朝日电视台播出的《蜡笔小新》动画中,以旁白的形式发布了"为臼井仪人老师追悼"的信息。而为贯彻臼井生前神秘低调的作风,家人只举行了灵堂内没有挂遗照,亦没有挽联,只有鲜花摆设。
如今仍在连载的《蜡笔小新》作品则由臼井的助手及编辑以“UY工作室”名号继续创作。为了表示区别,出版社将标题改为《新蜡笔小新》,但是臼井仍挂名第一作者。
动画中曾出现一个喜欢唱卡拉OK的漫画家“臼井仪人”,其声优即为臼井仪人本人。
漫画中,野原一家住在“春日部市双叶町904”。其中的“双叶町”事实上并不存在,其原型为《蜡笔小新》漫画的出版商双叶社,而“904”则是根据“蜡笔”的日语发音“クレヨン”变化而来。虽然是一个虚构的地址,但对小新而言,这是一个充满爱意的地名。
《蜡笔小新》是由臼井仪人创作的漫画,1990年8月,在《weekly漫画action》上开始连载。1992年,根据漫画改编的同名动画在朝日电视台播出。2010年7月16日,臼井仪人遗作《蜡笔小新》第50卷发刊,由臼井仪人创作的全部单行本发行完毕,发行销量累计5300万部。后续作品由“臼井仪人&UY工作室”沿袭原作风格继续创作。
因此《蜡笔小新》的生日是1990年8月,而《蜡笔小新》的主角野原新之助(小新)设定是一个五岁的男孩,因此小新的生日是1985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