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哪部分有毒?

蟾蜍的哪部分有毒?,第1张

蟾蜍的皮疣有腮腺内含有毒液。如煮吃蟾蜍,吃下它的有毒部分,或毒液直接接触伤口进入血液,均可引起中毒。亦有进食蟾蜍头、皮中毒者,可能由于其肉被毒素污染或其他部分(如肉及肝、卵等)也有毒素。据测定在蟾蜍卵中的蟾蜍毒素含量较肌肉高,毒力也强。

蟾蜍中毒,一般潜伏期为半小时至二小时左右,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口腔粘膜可出现白色斑块。呕吐物先为清水及食物,后因有血与胃酸及胆汁混合,会呈现黑绿色。

扩展资料:

蟾蜍种源可从野外捕获,也可以捞取卵块或蜊蚪进行饲养。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为蟾蜍的产卵季节。在气温升至6~8℃时,蟾蜍即开始雌雄抱对,人工养殖时雌雄比例比3:1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

温度在16℃时便可产卵。每次产卵量大约在5000枚左右。一般呈双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带内,卵带可长达几米,缠绕在水生植物上。人工孵化时水温应控制在10~30℃之间,以℃为宜。并随时注意调节水温。

苦遇寒流或暴雨天气,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常成群向一个方向游动。

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m深,注意及时排水,水温在16~28℃时为生长发育最适温度,随着蝌蚪的生长变大,要注意及时分池,一般经过2个月后开始变态幼蛙。幼蛙饲养要注意密度不宜过大,每1㎡放养30~50只为宜。

要防止逃失和天敌侵害。在阳光强烈时,可以喷洒水以防皮肤干燥。在秋末即要为蟾蜍准备好越冬场所,可以在饲养池的角落处堆放干草使其越冬,北方寒冷可另建越冬温室或越冬深水池,池水应比冰冻层大1倍为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蟾蜍

蟾蜍有毒,毒素在它们身体的很多部位都可以分泌。它们两只眼睛后面的毒腺,还有全身的皮脂腺,都可以分泌毒素。当蟾蜍遇到危险的时候,毒液就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们的毒液对人类也有危害,人类触碰之后可能会中毒,会出现瘙痒、脱皮等症状,入眼之后会导致眼睛红肿疼痛,误食则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一、蟾蜍有毒吗

蟾蜍是一类两栖动物,在世界各个大洲的分布都十分广泛,在我国也是这样,基本各个省份都可以见到。蟾蜍生活在野外,是一种有毒的动物,可以释放毒素。蟾蜍的两只眼睛后面都有毒腺,毒腺中就可以分泌毒素。另外,蟾蜍的皮脂腺中也能够释放出有毒的液体。蟾蜍的毒液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当它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释放出毒液保护自己,从而趁机逃跑。

值得注意的是,蟾蜍的毒液对人类也是有作用的,人类在碰到之后也会有反应。不过一般来说蟾蜍的毒液是不会致死的。若是人类触碰到蟾蜍的毒液,可能会出现瘙痒、脱皮等情况。若是毒液不小心进入眼睛之中,也会导致眼睛红肿、疼痛。若人类误食了它们的毒素,则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不同个体对蟾蜍毒素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在中毒之后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处理,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不过,虽然它们的毒液是有毒,但可以作为药材使用,它们在药用上的应用比较广泛。

二、蟾蜍哪部分有毒

上面已经介绍过,蟾蜍是一种有毒的动物,这种毒素对很多生物都有危害,对人类也有危害。蟾蜍的毒素集中在它们身体的多个部位。首先就是它们眼睛后面的毒腺之中,它们有两只眼睛,每只的后面都有一个毒腺,其中就有毒液。另外就是它们的皮脂腺,蟾蜍身上分布着很多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耳后腺,这些腺体都可以分泌有毒的液体,是白色的。

蟾蜍是有毒的,蟾蜍本身是有毒的,它的腮腺、血管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和蟾蜍卵含有30多种有毒物质,人食用后会损伤心、肝、肾等器官。

蟾蜍毒素不是市民在家简单洗洗就能清理干净的,稍有过量就会致食用者中毒,严重的会导致死亡。不过,经过专门的加工提取的蟾蜍提取物确实是有药用价值的,对于治疗毒疮等疾病很有效的。

扩展资料:

蟾蜍为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猴子、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

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蜍水陆两栖,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致使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类群,两栖动物被认为是检测环境变化的风向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吃癞蛤蟆能治痘痘?姑娘吃蛤蟆把自己送进ICU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87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4
下一篇 2023-03-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