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哪种日志不能直接cat或more

mysql中哪种日志不能直接cat或more,第1张

前言

MySQL中有以下日志文件,分别是:

1:重做日志(redo log)

2:回滚日志(undo log)

3:二进制日志(binlog)

4:错误日志(errorlog)

5:慢查询日志(slow query log)

6:一般查询日志(general log)

7:中继日志(relay log)。

其中重做日志和回滚日志与事务 *** 作息息相关,二进制日志也与事务 *** 作有一定的关系,这三种日志,对理解MySQL中的事务 *** 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重做日志(redo log)

作用:

确保事务的持久性。redo日志记录事务执行后的状态,用来恢复未写入data file的已成功事务更新的数据。防止在发生故障的时间点,尚有脏页未写入磁盘,在重启mysql服务的时候,根据redo log进行重做,从而达到事务的持久性这一特性。

内容:

物理格式的日志,记录的是物理数据页面的修改的信息,其redo log是顺序写入redo log file的物理文件中去的。

什么时候产生:

事务开始之后就产生redo log,redo log的落盘并不是随着事务的提交才写入的,而是在事务的执行过程中,便开始写入redo log文件中。

什么时候释放:

当对应事务的脏页写入到磁盘之后,redo log的使命也就完成了,重做日志占用的空间就可以重用(被覆盖)。

对应的物理文件:

默认情况下,对应的物理文件位于数据库的data目录下的ib_logfile1&ib_logfile2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指定日志文件组所在的路径,默认./ ,表示在数据库的数据目录下。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指定重做日志文件组中文件的数量,默认2

关于文件的大小和数量,由以下两个参数配置:

innodb_log_file_size 重做日志文件的大小。

innodb_mirrored_log_groups 指定了日志镜像文件组的数量,默认1

其他:

很重要一点,redo log是什么时候写盘的?前面说了是在事物开始之后逐步写盘的。

之所以说重做日志是在事务开始之后逐步写入重做日志文件,而不一定是事务提交才写入重做日志缓存,原因就是,重做日志有一个缓存区Innodb_log_buffer,Innodb_log_buffer的默认大小为8M(这里设置的16M),Innodb存储引擎先将重做日志写入innodb_log_buffer中。

然后会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将innodb日志缓冲区的日志刷新到磁盘

Master Thread 每秒一次执行刷新Innodb_log_buffer到重做日志文件。

每个事务提交时会将重做日志刷新到重做日志文件。

当重做日志缓存可用空间 少于一半时,重做日志缓存被刷新到重做日志文件

由此可以看出,重做日志通过不止一种方式写入到磁盘,尤其是对于第一种方式,Innodb_log_buffer到重做日志文件是Master Thread线程的定时任务。

因此重做日志的写盘,并不一定是随着事务的提交才写入重做日志文件的,而是随着事务的开始,逐步开始的。

另外引用《MySQL技术内幕 Innodb 存储引擎》(page37)上的原话:

即使某个事务还没有提交,Innodb存储引擎仍然每秒会将重做日志缓存刷新到重做日志文件。

这一点是必须要知道的,因为这可以很好地解释再大的事务的提交(commit)的时间也是很短暂的。

二、回滚日志(undo log)

作用:

保证数据的原子性,保存了事务发生之前的数据的一个版本,可以用于回滚,同时可以提供多版本并发控制下的读(MVCC),也即非锁定读

内容:

逻辑格式的日志,在执行undo的时候,仅仅是将数据从逻辑上恢复至事务之前的状态,而不是从物理页面上 *** 作实现的,这一点是不同于redo log的。

什么时候产生:

事务开始之前,将当前是的版本生成undo log,undo 也会产生 redo 来保证undo log的可靠性

什么时候释放:

当事务提交之后,undo log并不能立马被删除,而是放入待清理的链表,由purge线程判断是否由其他事务在使用undo段中表的上一个事务之前的版本信息,决定是否可以清理undo log的日志空间。

对应的物理文件:

MySQL5.6之前,undo表空间位于共享表空间的回滚段中,共享表空间的默认的名称是ibdata,位于数据文件目录中。

MySQL5.6之后,undo表空间可以配置成独立的文件,但是提前需要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完成数据库初始化后生效且不可改变undo log文件的个数

如果初始化数据库之前没有进行相关配置,那么就无法配置成独立的表空间了。

关于MySQL5.7之后的独立undo 表空间配置参数如下:

innodb_undo_directory = /data/undospace/ –undo独立表空间的存放目录 innodb_undo_logs = 128 –回滚段为128KB innodb_undo_tablespaces = 4 –指定有4个undo log文件

如果undo使用的共享表空间,这个共享表空间中又不仅仅是存储了undo的信息,共享表空间的默认为与MySQL的数据目录下面,其属性由参数innodb_data_file_path配置。

其他:

undo是在事务开始之前保存的被修改数据的一个版本,产生undo日志的时候,同样会伴随类似于保护事务持久化机制的redolog的产生。

默认情况下undo文件是保持在共享表空间的,也即ibdatafile文件中,当数据库中发生一些大的事务性 *** 作的时候,要生成大量的undo信息,全部保存在共享表空间中的。

因此共享表空间可能会变的很大,默认情况下,也就是undo 日志使用共享表空间的时候,被“撑大”的共享表空间是不会也不能自动收缩的。

因此,mysql5.7之后的“独立undo 表空间”的配置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三、二进制日志(binlog):

作用:

用于复制,在主从复制中,从库利用主库上的binlog进行重播,实现主从同步。

用于数据库的基于时间点的还原。

内容:

逻辑格式的日志,可以简单认为就是执行过的事务中的sql语句。

但又不完全是sql语句这么简单,而是包括了执行的sql语句(增删改)反向的信息,也就意味着delete对应着delete本身和其反向的insert;update对应着update执行前后的版本的信息;insert对应着delete和insert本身的信息。

在使用mysqlbinlog解析binlog之后一些都会真相大白。

因此可以基于binlog做到类似于oracle的闪回功能,其实都是依赖于binlog中的日志记录。

什么时候产生:

事务提交的时候,一次性将事务中的sql语句(一个事物可能对应多个sql语句)按照一定的格式记录到binlog中。

这里与redo log很明显的差异就是redo log并不一定是在事务提交的时候刷新到磁盘,redo log是在事务开始之后就开始逐步写入磁盘。

因此对于事务的提交,即便是较大的事务,提交(commit)都是很快的,但是在开启了bin_log的情况下,对于较大事务的提交,可能会变得比较慢一些。

这是因为binlog是在事务提交的时候一次性写入的造成的,这些可以通过测试验证。

什么时候释放:

binlog的默认是保持时间由参数expire_logs_days配置,也就是说对于非活动的日志文件,在生成时间超过expire_logs_days配置的天数之后,会被自动删除。

对应的物理文件:

配置文件的路径为log_bin_basename,binlog日志文件按照指定大小,当日志文件达到指定的最大的大小之后,进行滚动更新,生成新的日志文件。

对于每个binlog日志文件,通过一个统一的index文件来组织。

其他:

二进制日志的作用之一是还原数据库的,这与redo log很类似,很多人混淆过,但是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作用不同:redo log是保证事务的持久性的,是事务层面的,binlog作为还原的功能,是数据库层面的(当然也可以精确到事务层面的),虽然都有还原的意思,但是其保护数据的层次是不一样的。

内容不同:redo log是物理日志,是数据页面的修改之后的物理记录,binlog是逻辑日志,可以简单认为记录的就是sql语句

另外,两者日志产生的时间,可以释放的时间,在可释放的情况下清理机制,都是完全不同的。

恢复数据时候的效率,基于物理日志的redo log恢复数据的效率要高于语句逻辑日志的binlog

关于事务提交时,redo log和binlog的写入顺序,为了保证主从复制时候的主从一致(当然也包括使用binlog进行基于时间点还原的情况),是要严格一致的,MySQL通过两阶段提交过程来完成事务的一致性的,也即redo log和binlog的一致性的,理论上是先写redo log,再写binlog,两个日志都提交成功(刷入磁盘),事务才算真正的完成。

四、错误日志

错误日志记录着mysqld启动和停止,以及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的相关信息。在默认情况下,系统记录错误日志的功能是关闭的,错误信息被输出到标准错误输出。

指定日志路径两种方法:

编辑my.cnf 写入 log-error=[path]

通过命令参数错误日志 mysqld_safe –user=mysql –log-error=[path] &

显示错误日志的命令(如下图所示)

五、普通查询日志 general query log

记录了服务器接收到的每一个查询或是命令,无论这些查询或是命令是否正确甚至是否包含语法错误,general log 都会将其记录下来 ,记录的格式为 {Time ,Id ,Command,Argument }。也正因为mysql服务器需要不断地记录日志,开启General log会产生不小的系统开销。 因此,Mysql默认是把General log关闭的。

查看日志的存放方式:show variables like ‘log_output’

如果设置mysql>set global log_output=’table’ 的话,则日志结果会记录到名为gengera_log的表中,这表的默认引擎都是CSV

如果设置表数据到文件set global log_output=file

设置general log的日志文件路径:

set global general_log_file=’/tmp/general.log’

开启general log: set global general_log=on

关闭general log: set global general_log=off

然后在用: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general_log’

六、慢查询日志

慢日志记录执行时间过长和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语句,报错select、update、delete以及insert语句,慢日志只会记录执行成功的语句。

1. 查看慢查询时间:

show variables like “long_query_time”默认10s

2. 查看慢查询配置情况:

show status like “%slow_queries%”

3. 查看慢查询日志路径: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

4. 开启慢日志

查看已经开启:

一、检查当前数据库编码。

使用语句:

showvariables like ‘%character%’

showvariables like’%collation%’

MySQL各个编码应该如下图。

如果不是以上情况,需要将mysql编码设置为utf-8。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安装mysql时安装了“MySql Sever Instance Configuration Wizard”,则只需要启动该程序进行相应设置即可。如下面截图中所描述,需要将默认编码设置为utf8

如果没有该程序,需要手动修改mysql编码。

1、 编辑MySql的配置文件

MySql的配置文件Windows下一般在系统目录下或者在MySql的安装目录下名字叫my.ini,可以搜索,Linux下一般是 /etc/my.cnf

--在 [mysqld] 标签下加上以下内容:

default-character-set = utf8

character_set_server = utf8

注意:如果此标签下已经存在“default-character-set=GBK”类似的内容,只需修改即可。

--在 [mysql] 标签下加上一行

default-character-set= utf8

--在 [mysql.server]标签下加上一行

default-character-set= utf8

--在 [mysqld_safe]标签下加上一行

default-character-set = utf8

--在 [client]标签下加上一行

default-character-set= utf8

2、 重新启动MySql服务

Windows可在服务管理器中 *** 作,也可使用命令行:

net stop mysql 回车

net start mysql 回车

服务名可能不一定为mysql,请按自己的设置

Linux下面可是用 service mysql restart

如果出现启动失败,请检查配置文件有没有设置错误

3、 查看设置结果

登录MySql命令行客户端:打开命令行

mysql –uroot –p 回车

输入密码

进入mysql后执行:show variables like "% character %"

显示结果应该类似如下:

| character_set_client | utf8 |

| character_set_connection | utf8|

| character_set_database | utf8 |

| character_set_results | utf8 |

| character_set_server | utf8 |

| character_set_system | utf8 |

| character_sets_dir |/usr/share/mysql/charsets/ |

如果仍有编码不是utf8的,请检查配置文件,也可使用mysql命令设置:

set character_set_client = utf8

set character_set_server = utf8

set character_set_connection =utf8

set character_set_database = utf8

set character_set_results = utf8

set collation_connection =utf8_general_ci

set collation_database =utf8_general_ci

set collation_server =utf8_general_ci

另外:

建立数据库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create database app_relation characterset utf8

use app_relation

source app_relation.sql

修改数据库编码的命令为:

alter database app_relationcharacter set utf8

一.错误日志

错误日志在Mysql数据库中很重要,它记录着mysqld启动和停止,以及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错误的相关信息。

1.配置信息

--log-error=[file-name]用来指定错误日志存放的位置。

如果没有指定[file-name],默认hostname.err做为文件名,默认存放在DATADIR目录中。

也可以将log-error配置到my.cnf文件中,这样就省去了每次在启动mysqld时都手工指定--log-error.例如:

[mysql@test2]$ vi /etc/my.cnf

# The MySQL server

[mysqld]

....

log-error = /var/lib/mysql/test2_mysqld.err

.....

2.错误信息样板

080313 05:21:55 mysqld started

080313 5:21:55 InnoDB: Startedlog sequence number 0 43655

080313 5:21:55 [Note] /usr/local/mysql/bin/mysqld: ready for connections.

Version: '5.0.26-standard-log'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port: 3306 MySQL Community Edition - Standard (GPL)

080313 5:24:13 [Note] /usr/local/mysql/bin/mysqld: Normal shutdown

080313 5:24:13 InnoDB: Starting shutdown...

080313 5:24:16 InnoDB: Shutdown completedlog sequence number 0 43655

080313 5:24:16 [Note] /usr/local/mysql/bin/mysqld: Shutdown complete

080313 05:24:16 mysqld ended

080313 05:24:47 mysqld started

080313 5:24:47 InnoDB: Startedlog sequence number 0 43655

080313 5:24:47 [Note] /usr/local/mysql/bin/mysqld: ready for connections.

Version: '5.0.26-standard-log'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port: 3306 MySQL Community Edition - Standard (GPL)

080313 5:33:49 [Note] /usr/local/mysql/bin/mysqld: Normal shutdown

三.查询日志

查询日志记录了clinet的所有的语句。

Note:由于log日志记录了数据库所有 *** 作,对于访问频繁的系统,此种日志会造成性能影响,建议关闭。

1.配置信息

--log=[file-name]用来指定错误日志存放的位置。

如果没有指定[file-name],默认为主机名(hostname)做为文件名,默认存放在DATADIR目录中。

也可以将log配置到my.cnf文件中,这样就省去了每次在启动mysqld时都手工指定--log.例如:

# The MySQL server

[mysqld]

......

#query-log

log = /var/lib/mysql/query_log.log

......

2.读取查询日志

查询日志是纯文本格可,可以使用OS文本读取工具直接打开查看。例如:

[mysql@test2]$ tail -n 15 query_log.log

080313 7:58:28 17 Query show tables

080313 8:07:45 17 Quit

080313 10:01:48 18 Connect root@localhost on

080313 10:02:38 18 Query SELECT DATABASE()

18 Init DB test

080313 10:02:42 18 Query show tables

080313 10:03:07 18 Query select * from pet

080313 10:06:26 18 Query insert into pet values('hunter','yxyup','cat','f','1996-04-29',null)

080313 10:06:39 18 Query select * from pet

080313 10:07:13 18 Query update pet set sex='m' where name='hunter'

080313 10:07:38 18 Query delete from pet where name='hunter'

080313 10:13:48 18 Query desc test8

080313 10:14:13 18 Query create table t1(id int,name char(10))

080313 10:14:41 18 Query alter table t1 add sex char(2)

[mysql@test2]$

四.慢查询日志

慢查询日志是记录了执行时间超过参数long_query_time(单位是秒)所设定值的SQL语句日志。

Note:慢查询日志对于我们发现性能有问题的SQL有很帮助,建议使用并经常分析

1.配置信息

--log-slow-queries=[file-name]用来指定错误日志存放的位置。

如果没有指定[file-name],默认为hostname-slow.log做为文件名,默认存放在DATADIR目录中。

也可以将log-slow-queries配置到my.cnf文件中,这样就省去了每次在启动mysqld时都手工指定--log-slow-queries.例如:

# The MySQL server

[mysqld]

......

#slow-query-log

log-slow-queries = /var/lib/mysql/slow_query_log.log

......

2.读取慢查询日志

[mysql@test2]$ cat slow_query_log.log

/usr/local/mysql/bin/mysqld, Version: 5.0.26-standard-log. started with:

Tcp port: 3306 Unix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Time Id Command Argument

# Time: 080313 5:41:46

# User@Host: root[root] @ localhost []

# Query_time: 108 Lock_time: 0 Rows_sent: 0 Rows_examined: 8738

use test

select count(1) from t1 a, t1 b,t1 c where a.id=b.id and b.name=c.name

# Time: 080313 5:52:04

# User@Host: root[root] @ localhost []

# Query_time: 583 Lock_time: 0 Rows_sent: 0 Rows_examined: 508521177

select count(1) from t1 a, t1 b where a.id=b.id

/usr/local/mysql/bin/mysqld, Version: 5.0.26-standard-log. started with:

Tcp port: 3306 Unix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Time Id Command Argument

# Time: 080313 10:39:59

# User@Host: root[root] @ localhost []

# Query_time: 11 Lock_time: 0 Rows_sent: 4537467 Rows_examined: 4537467

use test

select id from tail

如果慢查询日志记录很多可以使用mysqldumpslow进行分类汇总

[mysql@test2]$ mysqldumpslow slow_query_log.log

Reading mysql slow query log from slow_query_log.log

Count: 1 Time=583.00s (583s) Lock=0.00s (0s) Rows=0.0 (0), root[root]@localhost

select count(N) from t1 a, t1 b where a.id=b.id

Count: 1 Time=108.00s (108s) Lock=0.00s (0s) Rows=0.0 (0), root[root]@localhost

select count(N) from t1 a, t1 b,t1 c where a.id=b.id and b.name=c.name

Count: 1 Time=11.00s (11s) Lock=0.00s (0s) Rows=4537467.0 (4537467), root[root]@localhost

select id from tail

mysql有以下几种日志:

错误日志: -log-err

查询日志: -log

慢查询日志: -log-slow-queries

更新日志: -log-update

二进制日志: -log-bin

在mysql的安装目录下,打开my.ini,在后面加上上面的参数,保存后重启mysql服务就行了。

例如:

#Enter a name for the binary log. Otherwise a default name will be used.

#log-bin=

#Enter a name for the query log file. Otherwise a default name will be used.

#log=

#Enter a name for the error log file. Otherwise a default name will be used.

log-error=

#Enter a name for the update log file. Otherwise a default name will be used.

#log-update=

查看日至:

1. 首先确认你日志是否启用了

mysql>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

如果启用了,即ON

那日志文件就在mysql的安装目录的data目录下

cat/tail 日志文件名

2. 怎样知道当前的日志

mysql>show master status

3. 查看从某一段时间到某一段时间的日志

mysqlbinlog --start-datetime='2008-01-19 00:00:00'

--stop-datetime='2008-01-30 00:00:00' /var/log/mysql/mysql-bin.000006

>mysqllog1.log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9064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