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的熔点

蜡的熔点,第1张

常见的蜡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蜡,熔点不同。石蜡的熔点为7-63℃,聚乙烯蜡的熔点为102-115℃,EVA蜡的熔点为93-100℃,PP蜡的熔点为100-135℃,特制工业蜡的熔点为150℃左右。

蜡,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

蜡,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蜜蜡可能是蜡烛的雏形。

蜡烛的原料,有黄蜡、白蜡等多种。黄蜡是蜂蜡,白蜡是白蚁虫分泌的蜡。白蜡的利用一般认为起自唐代,也有人考证始于汉魏时期。

没有固定熔点,易熔化。

影响蜡熔点的主要因素是所选原料组分的重量,从较重组分中分离出的蜡熔点较高。此外,油含量对蜡的熔点也有很大的影响。蜡中油含量越高,熔点越低。

过多的含油量会影响蜡的色度和贮存稳定性,并降低其硬度。因此,从真空蒸馏液中脱除的含油蜡膏,需要采用发汗法或溶剂法去油,以降低其含油量。然而,大多数石蜡制品需要少量的油,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光泽和脱模性能。

扩展资料:

蜡作为一种潜热储能材料,具有相变潜热大,固液相变体积变化小、热稳定性好、无过冷现象、价格低廉等优点。随着航空、航天、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往往要求大功率器件产生的大量散热只能在有限的散热面积和极短的时间内进行。

而低熔点的相变材料相对高熔点相变材料能快速达到熔点,充分利用潜热实现温控,热响应时间相对较短石蜡众多的优点使之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等高科技系统以及房屋节能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蜡

蜡烛没有固定的熔点。当温度到40摄氏度以上就开始变软,大约到70摄氏度左右变为液体。蜡烛火焰的温度:外焰950℃ ,内焰880℃ ,最下方蓝色区域650℃ ,蜡烛油的温度约80℃。

蜡烛火焰的温度:外焰950℃,内焰880℃,最下方蓝色区域650℃,蜡烛油的温度约80℃。

蜡烛易熔化,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受热熔化为液态,无色透明且轻微受热易挥发,可闻石蜡特有气味。遇冷时凝固为白色固体状,有轻微的特殊气味。

扩展资料:

蜡烛被点燃时最初燃烧的火焰较小,逐渐变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火焰最明亮,燃烧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当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变黑。

在吹灭蜡烛的一瞬间,可以看到一缕白烟,用燃烧的火柴去点这缕白烟,可以使蜡烛复燃,所以可以证明所冒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所产生的固体微小颗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蜡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虫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9449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