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HTML编辑器

如何开发HTML编辑器,第1张

开发方法如下:

1.添加一个可编辑的iframe

实现HTML编辑器的第1步就是在网页中放置一个可编辑的iframe用来输入文本,使iframe可编辑方法相当简单,只需要将iframe的designMode设置为on即可,具体步骤如下: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var edito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FRAME的ID")

var editorDoc = editor.contentWindow.document

var editorWindow = editor.contentWindow

editorDoc.designMode = "on"

editorDoc.open()

editorDoc.write("<html><head></head><body style='margin:0pxpadding: 0px'></body></html>")

editorDoc.close()

2.设置选中文本的样式

设置选中文本样式的方法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document.execCommand,但是execCommand功能比较局限,有时不能满足需求,例如:execCommand设置字体大小只能是1-7,不能使用像素大小,而且如果你在点击工具栏按钮到调用execCommand的过程中点击了其他的DIV,iframe的选中内容会消失,这时调用execCommand是无效的。因此本文介绍另一种方法,基本思路如下:

(1) 获取选中的HTML;

(2) 修改HTML的样式;

(3) 用修改后的HTML替换选中的HTML。

2.1 获取选中的HTML

在不同的浏览器中获取选中的HTML的方法是不同的,在IE中可以使用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var range = document.selection.createRange()

在Firefox,Chrome中则使用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var range = window.getSelection().getRangeAt(0)

2.2 替换选中的HTML

通过2.1的方法获取了表示选中内容的对象后,就可以调用其方法来替换掉选中的内容。在不同的浏览器中替换选中的HTML的方法有所差异,在IE中可以只需调用range.pasteHTML就行了,在Firefox,Chrome中则使用range.deleteContents 和 range.insertNode 两个方法来实现

2.3 封装一个 *** 作选中HTML的类

由于2.1中获取的range对象的方法在不同浏览器中差异很大,因此,为了方便实现2.1和2.2提到的两个 *** 作,封装了一个 *** 作选中HTML的类SelectionRange,该类有两个方法,GetSelectedHtml和Replace,分别用于获取HTML和替换HTML。其代码如下: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用于记录浏览器的类型

var browser = {}

var ua = navigator.userAgent.toLowerCase()

browser.msie = (/msie ([\d.]+)/).test(ua)

browser.firefox = (/firefox\/([\d.]+)/).test(ua)

browser.chrome = (/chrome\/([\d.]+)/).test(ua)

//获取多个节点的HTML

function GetInnerHTML(nodes)

{

var builder = []

for (var i = 0i <nodes.lengthi++)

{

if (nodes[i].nodeValue != undefined)

{

builder.push(nodes[i].innerHTML)

}

else

{

if (nodes[i].textContent) builder.push(nodes[i].textContent.replace(/\</ig, function() { return "<"}))

else if (nodes[i].nodeValue) builder.push(nodes[i].nodeValue.replace(/\</ig, function() { return "<"}))

}

}

return builder.join("")

}

function SelectionRange(doc, range)

{

//获取选中的内容的HTML

this.GetSelectedHtml = function()

{

if (range == null) return ""

if (browser.msie)

{

if (range.htmlText != undefined) return range.htmlText

else return ""

}

else if (browser.firefox || browser.chrome)

{

return GetInnerHTML(range.cloneContents().childNodes)

}

else

{

return ""

}

}

//用html替换选中的内容的HTML

this.Replace = function(html)

{

if (range != null)

{

if (browser.msie)

{

if (range.pasteHTML != undefined)

{

//当前选中html可能以为某种原因(例如点击了另一个DIV)而丢失,重新选中

range.select()

range.pasteHTML(html)

return true

}

}

else if (browser.firefox || browser.chrome)

{

if (range.deleteContents != undefined &&range.insertNode != undefined)

{

//将文本html转换成DOM对象

var temp = doc.createElement("DIV")

temp.innerHTML = html

var elems = []

for (var i = 0i <temp.childNodes.lengthi++)

{

elems.push(temp.childNodes[i])

}

//删除选中的节点

range.deleteContents()

//将html对应的节点(即temp的所有子节点)逐个插入到range中,并从temp中删除

for (var i in elems)

{

temp.removeChild(elems[i])

range.insertNode(elems[i])

}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

与此同时,还实现了一个函数GetSelectionRange用于获取当前选中文本对应的SelectionRange对象,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function GetSelectionRange(win)

{

var range = null

if (browser.msie)

{

range = win.document.selection.createRange()

if (range.parentElement().document != win.document)

{

range = null

}

}

else if (browser.firefox || browser.chrome)

{

var sel = win.getSelection()

if (sel.rangeCount >0) range = sel.getRangeAt(0)else range = null

}

return new SelectionRange(win.document, range)

}

2.4 修改选中的HTML的样式

修改选中的HTML的样式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将HTML转成DOM对象,然后递归的设置每一个节点对应的样式的值即可,具体代码如下: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function SetNodeStyle(doc, node, name, value)

{

if (node.innerHTML == undefined)

{

return node

}

else

{

node.style[name] = value

for (var i = 0i <node.childNodes.lengthi++)

{

var cn = node.childNodes[i]

if (node.innerHTML != undefined)

{

SetNodeStyle(doc, cn, name, value)

}

}

return node

}

}

function SetStyle(doc, html, name, value)

{

var dom = doc.createElement("DIV")

dom.innerHTML = html

for (var i = 0i <dom.childNodes.lengthi++)

{

var node = dom.childNodes[i]

if (node.innerHTML == undefined)

{

//如果是文本节点,则转换转换成span

var span = doc.createElement("SPAN")

span.style[name] = value

if (node.nodeValue != undefined) span.innerHTML = node.nodeValue.replace(/\</ig, function() { return "<"})

else if (node.textContent != undefined) span.innetHTML = node.textContent.replace(/\</ig, function() { return "<"})

//替换掉文本节点

dom.replaceChild(span, node)

}

else

{

SetNodeStyle(doc, node, name, value)

}

}

return dom.innerHTML

}

2.5 示例

使用以上的代码,就可以相当方便的实现一个HTML编辑器,例如,以下代码实现将选中文本的字体大小设置为32px:

[javascript] view plaincopy

var range = GetSelectionRange(editorWindow)

var html = SetStyle(editorDoc, range.GetSelectedHtml(), "fontSize", "32px")

range.Replace(html)

同理,你可以实现设置行距,缩进,插入图片等功能。

1. 通过顶层document节点获取: (1)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Id):该方法通过节点的ID,可以准确获得需要的元素,是比较简单快捷的方法。如果页面上含有多个相同id的节点,那么只返回第一个节点。 如今,已经出现了如prototype、Mootools等多个JavaScript库,它们提供了更简便的方法:$(id),参数仍然是节点的id。这个方法可以看作是document.getElementById()的另外一种写法,不过$()的功能更为强大,具体用法可以参考它们各自的API文档。 (2)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elementName):该方法是通过节点的 name获取节点,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个方法返回的不是一个节点元素,而是具有同样名称的节点数组。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要获取节点的某个属性来循环判断是否为需要的节点。 例如:在HTML中checkbox和radio都是通过相同的name属性值,来标识一个组内的元素。如果我们现在要获取被选中的元素,首先获取改组元素,然后循环判断是节点的checked属性值是否为true即可。 (3)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tagName):该方法是通过节点的Tag获取节点,同样该方法也是返回一个数组,例如: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A')将会返回页面上所有超链接节点。在获取节点之前,一般都是知道节点的类型的,所以使用该方法比较简单。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返回的数组可能十分庞大,这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那么,这个方法是不是就没有用处了呢?当然不是,这个方法和上面的两个不同,它不是document节点的专有方法,还可以应用其他的节点,下面将会提到。 2、通过父节点获取: (1)parentObj.firstChild:如果节点为已知节点(parentObj)的第一个子节点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这个属性是可以递归使用的,也就是支持 parentObj.firstChild.firstChild.firstChild...的形式,如此就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节点。 (2)parentObj.lastChild:很显然,这个属性是获取已知节点(parentObj)的最后一个子节点。与firstChild一样,它也可以递归使用。 在使用中,如果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那么将会达到更加令人兴奋的效果,即:parentObj.firstChild.lastChild.lastChild... (3)parentObj.childNodes:获取已知节点的子节点数组,然后可以通过循环或者索引找到需要的节点。 注意:经测试发现,在IE7上获取的是直接子节点的数组,而在Firefox2.0.0.11上获取的是所有子节点即包括子节点的子节点。 (4)parentObj.children:获取已知节点的直接子节点数组。注意:经测试,在IE7上,和childNodes效果一样,而Firefox2.0.0.11不支持。这也是为什么我要使用和其他方法不同样式的原因。因此不建议使用。 (5)parentObj.getElementsByTagName(tagName):使用方法不再赘述,它返回已知节点的所有子节点中类型为指定值的子节点数组。例如:parentObj.getElementsByTagName('A')返回已知的子节点中的所有超链接。 3、通过临近节点获取: (1)neighbourNode.previousSibling:获取已知节点(neighbourNode)的前一个节点,这个属性和前面的firstChild、lastChild一样都似乎可以递归使用的。 (2)neighbourNode.nextSibling:获取已知节点(neighbourNode)的下一个节点,同样支持递归。 4、通过子节点获取: (1)childNode.parentNode:获取已知节点的父节点。

转自csdn上的答案,其实楼主大可在百度搜下

迭代:

1、自己调用自己的方法,或者称递归。这个应该不用多说。

2、还有一种解释:很多程序有迭代器。这是一种用于“遍历”数组的工具对象。一般遍历一个数组都是使用循环变量从0到最后一个,或者使用链表遍历量表中内容。使用迭代器可以不关注数组的具体实现方式,遍历数组中所有成员。

遍历:

对数据结构中每一个成员都进行一次访问的 *** 作就是遍历。比如遍历列表。最为常见得问题是遍历树,遍历树的常见方法有:先序/中序/后序,或者按照另一个纬度划分有,广度遍历和深度遍历。相关具体算法可以查找其他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9479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