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整句诗是什么?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整句诗是什么?,第1张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原文的意思是:能走完百里路程的人,比走完九十里路程的人少了一半。

后人将“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改为“行百里者半九十”,去掉一个“于”字,意思就又可以理解为: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

扩展资料:

关于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事例:

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讲到“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电话的发明家贝尔只不过是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个旋钮多旋了几圈,一个改变世界的发明就这样诞生了。而在这之前爱迪生及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电话不可行而放弃了实验。

辨析:成语意思可以从字面来理解,“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行百里路,走了九十里,也只是走了一半深层含义是说,干事情越接近完成时越艰难、越关键。

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总是雄心壮志,宏图远大,可是随着时间的进行,慢慢的就没有了动力,没有了毅力,没有了决心。到最后草草了事。

人们常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行一百里的路走了九十里后,也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的路程。比喻越接近成功,越不能松懈,反而要更为警惕,坚持到底,才能争取最后的胜利。那么,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呢?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这句话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

相传,秦王赢政实行了“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加之秦国几代积累的强大实力和得天独厚的有利地形。几年下来,六国之中有的被消灭,没有灭亡的其实力也被大大削弱,秦王赢政统一中国的大局已定。此时,秦王赢政逐渐懈怠下来,把政事交给相国处理,自己却在宫中寻欢作乐,贪图享受起来。一天,有一个耄耋老人,从百里远处赶到京城咸阳,他让待卫通报一定要进宫面见秦王。赢政觉得蹊跷,便亲自接见了老人。

进宫后,赢政问道:“老人家,你这么大年龄,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路上一定很辛苦吧!”老人回答说:“是啊!我从家乡出发,赶了十天,走了九十里的路程,又赶了十天,才走完了最后的十里路,好不容易才赶到京城。”

赢政听后笑道:“老人家,你算错了吧?起先十天就走了九十里路,后来的十里路怎么能走了十天呢?”老人回答说:“走头十天时,我一心赶路,精力充沛。但走了九十里以后,一方面实在觉得很累,另一方面也觉得没有多少路了,所以就放松下来,那剩下的十里路,似乎越走越长,每走一步都要使出许多力气,一直走了十天,才到了咸阳。这样一算,前面的九十里路,只能算是路程的一半。”赢政点点头,又问:“老人家赶了那么远的路,如此辛苦地来见我,一定有什么重要的话想对我说吧?”

老人回答说:“我就是想把这走路的道理禀告大王。如今,我们秦国统一的大业眼看就要完成,但老臣觉得这就像我要走一百里路而已经走了九十里一样,我希望大王把以往的成功看作事业的一半,还有一半需要更大的努力去完成。如果现在放松下来,那以后的一半路就会特别难走,甚至会半途而废,走不到终点!”

秦王赢政听后很受震动,谢过老人忠告,从此再也不敢松懈,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统一六国的大业上去,最终完成了一统中国的大业。

“行百里者半九十”也表示“末路之难”,形容最后一段路程的艰难,激励人们做事时要一鼓作气,切不可半途而废,以免功败垂成。“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对成功者的劝勉与赞赏,有时也是对失败者的感慨与叹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9482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