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每一篇题目后加(周南)、(如南)、(邶风)、(大雅)等等是什么意思?

《诗经》里每一篇题目后加(周南)、(如南)、(邶风)、(大雅)等等是什么意思?,第1张

诗经的体制:

共分风、雅、颂三部分。的‘风’是民歌,有风土、风俗的意思;共包括邶风、庸』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幽风、周南、召南等所谓十五国风。这些民歌的因产生的地区不同,故风格有异。‘雅’分大雅(用在隆重盛大的宴会典礼〕和小雅(用在一般宴会典礼〕,包括记事、抒情和歌颂英雄,间有哀歌和讽刺诗。‘颂’有‘容’的意思,是一种舞曲,把成功告诉神明的一种祭歌,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

意思是:又听嗈嗈大雁鸣,天刚黎明露晨曦。

【出处】《国风·邶风·匏有苦叶》——先秦·佚名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译文】又听嗈嗈大雁鸣,天刚黎明露晨曦。男子如果要娶妻,趁未结冰来迎娶。船夫挥手频招呼,别人渡河我不争。别人渡河我不争,我将恋人静静等。

扩展资料

1、《国风·邶风·匏有苦叶》创作背景

历代解诗者对此诗的看法分歧很大,,今世学者多把它看做一首女子在济水岸边等待未婚夫时所吟唱的诗。《国风·邶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九篇,为邶地民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2、《国风·邶风·匏有苦叶》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966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