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是什么?,第1张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总反应式:CO2+H2O(光照、酶、叶绿体)==(CH2O)+O2,能量变化:ADP+Pi+光能→ATP,(CH2O)表示糖类有关化学方程式光反应,物质变化:H2O→2H+1/2O2(水的光解)NADP++2e-+H+→NADPH。能量变化:ADP+Pi+光能→ATP。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用化学式(有机化学中有机物一般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对于气体反应物、生成物,还可以直接通过化学计量数得出体积比。

在专业领域的文献中,不论无机、有机反应方程式中均使用箭头号“→ ”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国外化学教科书、上海市中学化学二期课改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7月,姚子鹏主编)、2011-2012苏教版化学书、上海高考的化学卷、理综卷中也采用了箭头号。

但在多数省市的中学教学中,仍建议按照教材在书写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时使用等号,以更好地表示反应中的“生成”与“质量守恒”含义。

2013年中学阶段无机反应方程式一律用等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机反应一律用箭头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可逆反应的一律用可逆符号表示。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物质变化)和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变化)。总方程式CO2+H2O(光照、酶、叶绿体)→(CH2O[1])+O2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光照、酶、 叶绿体)→C6H12O6(CH2O)+6O2

二氧化碳+水=光(条件) 叶绿体(场所)→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植物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营养的摄取,植物就是所谓的自养生物的一种。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在光照强度太强的时候植物的气孔会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它们利用太阳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

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淀粉等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6022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