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场所分几类

应急避难场所分几类,第1张

应急避难场所分类有:

1、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用地类型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体育场、学校 *** 场等开敞空间。依据本市灾害防御措施,在台风预警发布后,用于接纳受灾人员紧急疏散时或较长时间避难及生活,确保避难人员安全。

2、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用地类型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室内场所、体育馆、影剧院、社会旅馆、救助站、度假村、人防汽车库等公共建筑。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附近的开阔地带,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 *** 场等都可作为避难场所,由于多数体育场馆的抗震性能等比一般住宅要好,且体育场馆内容纳空间较大,饮用水、厕所、广播通讯等设施建设齐全,因此体育场馆通常也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疏散时,采取就近原则,迅速到达最近的避难场所。减少对外部紧急救援的依赖,缩短依赖外部救援的时间。应急避险时,如有广播,应仔细倾听,遵循广播指引的疏散路线和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急避难场所

疏散标志和应急标志避难场所:

1、疏散标志是为人员通往安全地带的一种指示,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是指场地可以紧急避难。

2、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 ,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

疏散标志的标准色是绿色,一般在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上方、疏散走道等都会设有疏散标志,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有效帮助人们认清疏散位置和方向,迅速,顺利疏散。

发生突发事件采取的措施:

(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应急避难场所分类有:

1、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用地类型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体育场、学校 *** 场等开敞空间。依据本市灾害防御措施,在台风预警发布后,用于接纳受灾人员紧急疏散时或较长时间避难及生活,确保避难人员安全;

2、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用地类型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室内场所、体育馆、影剧院、社会旅馆、救助站、度假村、人防汽车库等公共建筑。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紧急时避难,闲时利用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60227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