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不孤”出自哪里?

“吾道不孤”出自哪里?,第1张

1、“吾道不孤”出自《论语》。

2、“吾道不孤”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现在走的道路上不是我孤单一人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与我为伴 。“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

3、《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扩展资料:

1、弟子问孔子:「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孔子回答道:「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中的“吾道不孤”。所谓“道”,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

2、《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

3、《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像《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吾道不孤下一句是:必有邻。

“吾道不孤”出自《论语》。

“吾道不孤”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现在走的道路上不是我孤单一人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与我为伴。“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

扩展资料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

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吾道不孤”意思是我现在走的道路上不是我孤单一人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与我为伴。

吾道不孤【wú dào bù gū】

出处:《论语》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孔子道:“德不孤,必有邻。”

释义:

“道”名词作动词,指走在路上.后来渐渐演化成追求,信仰.

“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

“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

造句:

有这么多人赞同我们的观点,看来吾道不孤啊。

在读书这条路上,真是吾道不孤啊。

很多人都喜欢看书,所以呢大家都是吾道不孤。

我喜欢舞蹈,她也喜欢,真是吾道不孤啊。

话剧演员们吾道不孤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6039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