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的意思

登临的意思,第1张

登临的意思为: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详细解释: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禅於姑衍,登临翰海 。”唐-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金元好问《东园晚眺》诗:“一诗不尽登临兴,落日东园独倚栏。”朱德《游南泥湾》诗:“登临万花岭,一览羣山小。”碧野《白云·绿树·金花》:“我对这座名山仰慕已久,但却无缘登临。”

登临拼音

【注音】: deng lin

登临解释

【意思】: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登临造句:

1、你甚至可以登临它的阳台!

2、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但是登临世界舞台的华为也面临着尴尬。

3、长城依山势蜿蜒起伏,宛如苍龙凌空飞舞,十分雄伟壮观,是无数中外游人的登临胜地。

4、他代表了苏联正在超越西方的幻梦,让20世纪60年代成为太空旅行的十年,直到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临月球。

5、登临其上,唯见大海浩瀚,水天一色。

6、当我们最终登临峨眉山顶。

7、杨利伟,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正准备登临将他送入太空的神州五号飞船。

8、琅琊台前的斋堂岛因秦始皇登临琅琊台在岛上斋戒而得名。

9、古代帝王择泰山而登临,供祭品,祭祀天地,为国家繁荣祥和而祈祷。

10、据历史记载,西周(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771年)前已有72位君主登临泰山祭祀。

11、登临其上可尽赏旭日东升的壮丽场面,亦可晴览山色、阴观云海。

12、此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以及汉、唐、宋、清等朝代的皇帝,都亲自登临泰山祭祀。

13、这里是看长江第一湾落日的极好处所,登临沙松碧村之后的小山,长江第一湾尽收眼底。

14、据历史记载,西周前已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祭祀。

15、忽然,好想和你牵手,登临泰山。

16、秦皇汉武都登临过芝罘,那时这座“与大陆握手的岛屿”,已经显露出它的独特魅力了。

17、要寻找属于你的爱的话,还有什么比爱之神和美的化身-维纳斯登临的岛屿更好的地方吗?

18、我喜欢登临高处往下看。

19、登临觉寂塔、太平塔,心旷神怡;乘竹筏皖河漂流,则情趣无穷。

20、登临塔顶,眺望四野,俯瞰昌江,瓷都风光,尽收眼底,当别有一番情境。

21、登临台上之顶观看日出已经成为每位游客的愿望,日出景象的`壮观是难以形容的。

22、画眉楼上愁登临。

23、登临山顶,可以眺望80公里以外的景色。

24、一次,在一个漫长的夏日天气,我竟漫游到了一座远山之巅,登临纵目,望见了数不尽的无名广土,因而惊悟所居天地之宽。

25、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26、缺乏在一国领土内实施登临权和扣押逮捕权的规定;

27、来到巴东,不可不登临秋风亭。

28、古代帝王择泰山登临,供以祭品,祭祀13天地,为国家的繁荣祥和而祈祷。

29、登临山峦峰巅,晨观黄海晓日,夜闻松林涛声;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登临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登临优秀作文1

放暑假了,爸爸和妈妈带我去临清登塔。

清晨,我朦朦笼笼地听见有人在叫我:“奡奡快起床,不想去临清登塔了?”我听到妈妈的催促声,一骨碌爬起来,和美梦说了声再见,飞快的穿上衣服:“走,去临清登塔去!”

坐在车上,我的心就像长了翅膀,总感觉汽车走得太慢。过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接近临清塔了,从远处看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但经过人们的打扮却显得那这么有精神!来到了塔脚下,我抬头一看,哇!好高啊!我数了数这座塔共有九层高,只见它头上戴着一个圆圆的帽子,身上还有好几个圆洞,每一个圆洞里都有一尊佛象,它的每一层都有4扇门,九层楼就有36扇门;我顾不得仔细欣赏它她的容貌,拉着爸爸妈妈就往塔里跑,刚跑进塔里我就后悔了,因为楼梯太陡了,一层台阶就有30厘米左右。我只好硬着头皮往上上,只见第一层是铁做的,走起来“咚咚咚咚”的响,第二层是石头做的,中间都磨得很光滑了,我还差一点被滑倒呢!所以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无论是登塔还是爬山都要小心呦!我气喘吁吁的爬到塔顶,让我想起了李白的名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俗话说的好啊:“上山容易下山难。”今天我算是体会到了,上塔容易下塔也难哪!站在高处往下看,楼梯一圈圈盘旋而上,就像一条长龙,让人不禁打寒颤!下塔的时候因为台阶太高,腿又不听使唤,我只好左手扶左墙强,右手扶右墙,一点一点的往下挪,大约10分钟才下一层塔,我咬紧牙关好不容易下来了,真是累死我了!但是我的心里却很高兴,因为我战胜了困难,我是一个小小男子汉!

登临优秀作文2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一壶酒,一叶舟,一知己,飘荡江湖间,任意东西,不知今夕何夕……

夜风薄凉,奶白的月光穿过林隙,是问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愁闷,还是之问先生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迫切。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纯是种登峰造极的笔韵,欢喜略带悲伤,乐观略带消沉,尘世怅惘,不堪回首,唯有清新滤思,浮生半日闲。

“登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泛于江河之上的扁舟境界,把酒临欢,谙诗情画意,林荫漫步,昂首仰望“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一叶渔舟,使自己淡怀逸致的襟抱,闲适脱俗的意趣,永远泊在了露飞鱼跃,桃花流水的西塞山前。

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天光山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空灵的美,一种凝馨素洁的美,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以纯美的大自然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故此“移舟泊烟渚”,登临海角。

“登临”是一种惆怅、伤感。塞外大漠,长河落日圆的顶头续写,或是“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的无域疆场,马革裹尸,狼烟飞狐。那种夹杂冰冷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的豪装,兴衰千年的激荡,鹿鼎频争。不曾是那种所谓“红纱帐内”,一昧吟诵“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大丈夫屈伸不已“彼可取而代也”。

“登临”是一种诗意,是戴望舒笔下的丁香花的女子,婀娜多姿;是余光中的柔弱雨丝,是太白笔下雄浑激荡的诗句……独有登临,才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才有驰骋疆场,千年的魂,千年的笔韵都在一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拈一枝花枫桥夜泊,寒江钓雪,将人生沏成一杯淡茶,涵蕴味永,朦胧了秦时明月,把酒临欢,同时登临之感。

登临优秀作文3

高出,惊奇瑰丽,只可惜,无人会,登临意……

是谁东临碣石,咏出“日月之行,若出其出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迈;

是谁仰望蓝天,高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豁达。

登临是我们走累了平凡路,看透了尘世景所寻求的心灵的释放,不甘于平庸和落寞而探索的精神的飞跃。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的询问必定坚定了他的信念,登临高山让人斗志勃勃,信心满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的登楼道出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关于人生的智慧,登临是不懈的追求,是不断的超越。

登临让我们站在生活的高峰上,低头审视脚下已走过的路,抬头仰望前方未知的谜,登临让我们的视野和思维都达到一定的宽度,从而能正确地拨开云雾,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她是一只孤独的雁,一朵傲风的菊,她的美倾国倾城,但流芳百世的,还是她生命的厚度。没有怨言,没有无悔,昭君远嫁边塞,她那种牺牲精神迫于无奈,但更在于她登临自己心中的塔,她明白了自己的命。她看透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所在,若一味地为生而活,永远只在一个水平面上奔波,便少了登临带来的转折的机遇被庸碌蒙蔽双眼,麻痹向上的心。

登临是生长的年轮,它朝着太阳的方向,只望离太阳更近,它改变不了命运既定的轨迹,但它改变我们的生活及心态。登临让我们从侧面去看原来熟悉的人和事,从而认清一个更加真实而立体的世界,“等我下班再死”,出自一位女医生微博,如一滴油滴入沸水,指责批评之声拔山倒树而来。如果我们登临人关怀的楼,登临事情发展至此的源头,我们也许会对整天面对患者求助与指责以及社会舆论压力将近崩溃的医生抱以理解和同情,从而从根本上缓解矛盾。

登临时洗礼抚慰我们浮躁不安的心,与天地对话其实也是我们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让我们相信生活的态度由自己决定,而我们的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登临在心上,在梦里,在闭上眼睛心平气和地思索的刹那,登临在那开满鲜花的康庄大道上,从此与真理和爱同行。

登临,让春风轻拂你的脸颊,穷极你的视线,追寻自己的梦吧。

登临优秀作文4

我站在山顶的瞭望台上,俯瞰山下华灯初上的城市——小小的,如模型一般。晚风习习,缭绕着掠过我因登山而燥热的脸颊。

心跳渐趋平缓,耳中的嗡嗡声也已渐渐平息。父亲一串低沉的咳嗽声拉回了我的视线。我感觉到,这应该是高考之前最后一次登山了吧。每一次,当我感到莫可名状的压力和情绪莫名地低落时,父亲总能准确地觉察到,然后热情地邀我来登方山。他顾不上腿上的骨刺——不能过度运动,执意携我徒步从山麓开始攀登。父女俩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甩开手臂,阔步向前,任凭蛋黄般的夕阳被火红的云彩一口口吞下,天边宁静的月亮睁着明净的眼眸观望着人间的一切。

我在父亲的带领下完成了一次次的'登临。

夜晚山间无灯,幽幽的月光似一层荧光粉梦幻般地笼罩着黝黑的山林,映出一种淡淡的诗意的白。

父亲清了清嗓子:“怎么样,最近一切还顺利吗?你知道,高考将近,学习上的困难是我们帮不了你的,只有你自己去克服。”我的目光掠过他的眼睛,落在他的鬓间——斑白的,不知由于月光还是时光。

我懂的。父亲带我一次次的登临,我懂得这背后的意义。这个不善言辞的性格温厚的男人希望我从每一次的登临中梳理心情,抹去烦恼,自己重新找回前进的勇气与动力。他一次次地带我从起点徒步,接近山顶时总是故意落后——让我独自享有登临后的满目霞光,抑或是满天星辰。就像他当初送我至外地读书一样。

很长一段时间,我非常怨他。我独自一个个删除原先为自己定下的目标,独自面对老师的嘉奖与批评,独自向老师解释家长会父母又不能参加……我总是认为,那段时间我孤独地登临,孤独地彳亍于一段段上坡路与下坡路,孤独地翻过一个个目标之峰,又孤独地继续攀援。

然而,我错了。父亲其实一直在我身边。当我进入梦乡,他会偷偷地打来电话询问照料我的人我的近况,然后寄来一封封“偶然”切中我心思的邮件;我一直吃不惯味道过淡的饭菜,而当我惊诧并开始习惯饭菜变得渐合胃口时,却没想到其实是父亲悄悄建议的——原来,父亲用一种隐身的方式一直在随我攀登。

大概这是高考前最后一次登临方山。在前方不远,高考这座山已隐约可见,等待我的攀援。背负着父亲的目光,我坚信我会像以前一样成功地登临。

月光下,默默地凝视着父亲,不禁想起了一首小诗:我的梦想是那双翅膀,我的脚步背负着你温暖目光,回头在风中感觉你的眺望,就不在意吃苦受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60600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