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资料
1.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2.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3.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审计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公认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引用的是美国会计学会1972年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4.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
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是审计的对象,也就是审计的内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代表着被审单位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如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性的一种看法。本书第四章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5.收集和评估证据
证据是审计人员用来确定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真实公允性的各种形式的凭据。收集充分、有力的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审计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鉴定、综合和利用审计证据的过程。
6.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不偏不倚,实事求是,这是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只有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作出审计结论、报告审计结果,才能达到审计目标,也才能使审计工作令审计意见的利害关系人信服。
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把“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作为调查了解记录中应当反映的内容,在开展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也即识别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高风险领域,从而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应对措施。审计人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运用重要性原则和审计风险理念开展审计实施工作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重要性的概念所谓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实际上,重要性可以解释为可容忍错报或漏报的最高界限,超过这个界限的错、漏报是不能容忍的,而低于这一界限的错、漏报是可以接受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审计人员对重要性进行评估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所谓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而审计人员未能发现的可能性。为了防范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审计应对措施,确保重要问题能够被发现。二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可以使审计组在分配审计资源时向审计重点领域倾斜,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二、确定审计重要性的因素重要性水平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审计人员根据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所需的审计证据,并据此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重要性水平确定的过程,实际是审计人员对影响重要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判断的过程。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需要关注六个方面因素:一是报表使用者的要求。如果会计报表使用者范围较小,且其决策对会计报表信息的依赖程度较小,可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反之亦然。二是被审计部门的财政收支规模。一般而言,财政收支规模较大的单位,其重要性水平的绝对值一般也较大,但其相对值一般较小。三是会计报表项目的性质。不同性质的会计报表项目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标准,对重要的会计报表项目,例如涉及财政性资金的会计科目,要从严确定重要性水平。四是审计机关对该审计项目审计风险的要求。对审计项目而言,如果审计机关规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较高,其重要性水平也可相应高一些。五是可利用的审计资源。在审计时间、人力等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可制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以收集数量更多的审计证据。六是以往对该部门审计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如果在以前对该部门开展审计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较为适当,可作为本年度确定重要性水平的依据,但应考虑被审计单位内外情况的变化对其加以修正。三、重要性评估的一般方法1、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评估。一是合理选用判断基础。对于政府部门、预算执行单位及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而言一般以被审计单位的收入总额或支出总额作为判断基础。对于收入来源全部或大部分为财政拨款的单位,可选择年度财政拨款收入作为判断基础。二是采用可行的计算方法。对于按收付实现制核算的预算单位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按收入或支出总额的0.5%-2%确定。2、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人员应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各账户或各类交易,或单独确定各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余额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分配,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判断某账户余额或交易重要性水平时,审计人员应考虑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各账户或各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对容易出现错报、漏报的账户或交易,应尽可能将重要性水平定得低一些,以使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能执行更详细的审计程序。二是账户余额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各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该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果单独考察某一账户余额发生的错误也许不重要,但同其他账户余额的错报累积起来就很可能构成了整个会计报表的重要错报。四、重要性原则的运用要求重要性是针对问题而言的。如果某一问题未被揭示可能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则该问题被认为是重要的。审计人员判断问题的重要性,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问题性质。例如,违法犯罪问题比一般管理不规范问题更重要。二是问题数额。同类问题中,金额大的问题比金额小的问题更重要。三是问题发生的具体环境。相同性质、金额的问题对于不同资产、收入规模的被审计单位来说,其重要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五、国家审计机关判断重要性需要关注的因素一是问题的性质,例如是否属于涉嫌犯罪的问题,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和政策明令禁止的问题。揭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是法律赋予我国国家审计的重要职责,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国家审计工作的重点。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遵循情况,促进法律得到严格执行。二是问题的主观恶意情况,例如属于故意行为还是过失行为,是衡量问题恶劣程度的重要标准。三是问题的规模。可以从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来衡量,例如某一违规问题涉及的单位数量、涉及的违规金额等。四是问题的后果或潜在后果。既可以通过造成的损失金额进行直观判断,也可以从问题产生的影响来分析、衡量。例如,与单个违法违规问题相比,涉及政策、体制或者机制严重缺陷的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广泛和深刻,审计人员必须深入分析和查找这类缺陷,提出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和优化机制的建议,促进问题的根本解决,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又如,引发政府行政首长、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审计人员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再如,信息系统设计缺陷问题对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不论是否已造成实际后果和损失,审计人员都应及时揭示和反应,并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改进和完善。 审计的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合理判断审计的重要性应从七个方面理解:
1、以往的审计经验。
如果以前年度所使用的重要性水平适当,可以作为本次审计确定的直接依据。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业务范围或职责发生变化,可作相应调整。
2、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了特殊要求,就应当谨慎地确定其重要性水平。一般而言,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的要求越严格,被审计单位出现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就越大,注册会计师应对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一点。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
如果被审计单位是上市公司,一方面由于其涉及的报表使用人范围较广,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各个报表使用人重要性水平的并集,另一方面,报表使用人主要根据报表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故应将其重要性水平的比率定低些。如果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范围较广,比如,既经营房地产、又经营电器,还经营其他业务,由于其经营范围较广,经济业务比较复杂,故会计处理比较容易出错,所以,注册会计师也应将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些。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如果审计风险评估为高水水平,则意味着重要性水平较低,应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5、错报漏报的性质。
如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漏报、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漏报、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漏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等等,不论其错报漏报的金额多少,注册会计师都必须将其视为是重要的。
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是存在差别的,会计报表使用人对某些报表项目要比另外一些报表项目更为关心。
一般而言,会计报表使用人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此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由于会计报表个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得不考虑这种相互联系。
7、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成为会计报表使用人做出反应的信号。
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深入研究这些金额及其波动的幅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