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获鹿县,获鹿名称的由来?,第1张 河北获鹿县,获鹿名称的由来?,第1张](/aiimages/%E6%B2%B3%E5%8C%97%E8%8E%B7%E9%B9%BF%E5%8E%BF%2C%E8%8E%B7%E9%B9%BF%E5%90%8D%E7%A7%B0%E7%9A%84%E7%94%B1%E6%9D%A5%3F.png)
鹿泉市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000余年,战国时称石邑县,隋朝改为
鹿泉县,唐朝改称获鹿县,以后又称镇宁州、西宁州,明清又恢复获鹿县建制。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获鹿县,设立鹿泉市。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市。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改鹿泉县为获鹿县(鹿泉市获鹿镇),“鹿”、“禄”谐音,意即擒获安禄山之意,故名。属平山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平山郡为恒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恒州改名镇州;后唐初改镇州为真定府,不久又改为镇州;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又改镇州为恒州;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改镇州为真定府。获鹿县属之。金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改获鹿县为镇宁州。元代初改镇宁州为西宁州,属真定路。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改西宁州为获鹿县,属真定路。明代,获鹿县属真定府。清代初,获鹿县属真定府。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真定府改名正定府,获鹿县属正定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置范阳道,获鹿县属范阳道。民国三年,范阳道改名保定道,获鹿县属保定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废道,获鹿县直隶于河北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鹿县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12月20日撤销获鹿县,并入
石家庄市。1962年3月27日以原辖区复置获鹿县,仍属石家庄专区。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获鹿县。1983年11月15日获鹿县划归石家庄市。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县级市。仍属石家庄市。
鹿泉区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鹿泉区,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介于东经114°18′,北纬38°05′之间。东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15公里,并与正定县、栾城区接壤,北与灵寿县、平山县为界,南接元氏县,西临井陉县,总面积613平方千米。截止2019年,鹿泉区辖9镇、3乡和3个省级开发区。
鹿泉区是中国农科院确定的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市、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河北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区。2020年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区)。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获鹿县隶属于石家庄地区专员公署。
1958年11月,并入井陉县,改为石家庄市辖。
1959年1月,并入井陉县部分划出,称石家庄市获鹿区。
1960年5月,石家庄市获鹿区并入井陉县。同年6月30日原获鹿区从井陉县分出,划归石家庄市桥西区。
1962年1月,恢复获鹿县建制,属石家庄地区专员公署。
1983年12月,改为石家庄市辖。
1994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获鹿县设市之申请,由民政部以民行批[1994]78号文批复,撤消获鹿县、设立鹿泉市,以原获鹿县的行政区域为鹿泉市的行政区域。
2014年9月,撤市设区,设立石家庄市鹿泉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