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是词牌名吗

清平乐是词牌名吗,第1张

清平乐词牌格律如下:

1、正体,双调四十六字。

代表:《清平乐·雨晴烟晚》冯延巳〔五代〕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翻译:雨后初晴,夕阳残照,烟霭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一片春意盎然。成对的燕子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不知不觉已看到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夜风卷起台阶上的落花,微微拂过罗衣,只感到春寒袭人。

2、变体一,双调四十六字。

代表:《清平乐·鸿来燕去》赵长卿〔宋代〕

鸿来燕去。又是秋光暮。冉冉流年嗟暗度。这心事还无据。

寒窗露冷风清。旅魂幽梦频惊。何日利名俱赛,为予笑下愁城。

翻译:鸿雁飞来飞去,又到了秋天,一年一年的时光让人感叹,心事还是没有解决。窗外冷风屋内冷清,住在旅馆中,每晚都不能睡好,频频被梦惊醒。什么时候才能获得名利,这样再不用担心被别人所耻笑。

3、变体二,双调四十六字。

代表:《清平乐·画堂晨起》李白〔唐代〕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翻译:清晨刚刚起床来到堂舍,家丁来报外面已是雪花飘坠。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雪渐渐弥漫了庭阶。雪花狂舞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白色花草寒光闪闪挂一身玉琨。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清平乐的词牌名是清平乐。

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始兴年代唐代,流行年代宋代。

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同时又是曲牌名。属南曲羽调。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相关内容

《清平乐》调名的来源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此调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而得名。该词牌的创作始见于李白《清平乐》,后市文人墨客不断对该词调创作、创新,这使得《清平乐》这一词牌在历代词坛中所占的比重都不低,与此同时,《清平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处于不断的自我发展之中。

《清平乐》是词牌名。也可作曲牌名。

1、词牌名

《清平乐》,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

《清平乐》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

2、曲牌名

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

《清平乐》作为曲牌名时,属南曲羽调有二体。一体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另一体与词牌不同。另外诸如天净沙、青玉案、秦楼月、念奴娇、鹧鸪天等也可做曲牌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60847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下一篇 2023-03-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