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是夜晚,“禁”是禁止。宵禁就是禁止夜间的活动。
宵禁指由政府、军队机关对平民颁布禁止平民于特定时间外出的命令,通常在战争状态、国内紧急状态或者戒严时期用。
宵禁是基于公共安全秩序为由,由立法机构、政府或军方决定并由军警具体负责实施的一种在禁止夜间行动的宪法行为。一般在战争状态、全国紧急状态时使用。在宵禁期间,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将会受限或者中止。
在实施宵禁期间,在实行宵禁地区的街道或者其他公共场所通行,必须持有本人身份z件和宵禁实施机关制发的特别通行证。宵禁可以是特定的时间(仅限于夜间或全天24小时)、特定的期限(几天、几个月或更长)、特定的对象(所有人员或者特定性别和年龄段)和指定的区域(几个街区或是全国范围)。宵禁的执行人员有权对违反宵禁规定的人予以扣留,直至宵禁结束;并有权对被扣留者的人身进行搜查,对其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对抗拒宵禁规定的人员,可以对其执行拘留或者包括使用武器在内的其它强制措施。
中国的宵禁制度,绵延数千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被废除。宵禁制度的存在,是各王朝管理社会的需要,在战乱频仍时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维护治安之用。但当社会进步时,这种制度也成了阻碍进步的枷锁。
注意事项:
我国历朝有宵禁制度,只有在诸如元宵节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才允许普通百姓夜间出外走动。宵禁的目的主要是防备盗贼及引发祸乱。
倘若是战争时期,城外敌军的探子或者奇袭部队,也肯定是晚上进入城中。此外,灾荒或者战乱都会产生大批的流民,如果夜间城中无人防备,流民一股脑涌入,治安之混乱简直不堪设想。有了负责宵禁的官吏时时探查,便能对上述情况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宵禁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盛唐虽然气度恢弘,自由开放,但于宵禁一事却没有丝毫放松,反而更加严格和系统。宵禁制度发生松弛,是在晚唐和五代。北宋初创,便将宵禁制度的“一更”宵禁变为“三更”宵禁。
实施形式
在实施宵禁期间,在实行宵禁地区的街道或者其他公共场所通行,必须持有本人身份z件和宵禁实施机关制发的特别通行证。
宵禁可以是特定的时间(仅限于夜间或全天24小时)、特定的期限(几天、几个月或更长)、特定的对象(所有人员或者特定性别和年龄段)和指定的区域(几个街区或是全国范围)。
宵禁的执行人员有权对违反宵禁规定的人予以扣留,直至宵禁结束;并有权对被扣留者的人身进行搜查,对其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对抗拒宵禁规定的人员,可以对其执行拘留或者包括使用武器在内的其它强制措施。
在宵禁期间,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将会受限或者中止。
实施场合
军事
在军事演习与战争时期,国家为了避免民众蒙受战时重大伤亡,通常会颁布宵禁措施,尽量保持街道净空,供紧急避难与军队行军。
治安
警方在缉捕逃犯期间,为避免警匪驳火造成民众被流d波及,警方也会选择性在逃犯疑似藏匿地点周边实施宵禁。此外,对具体个人也有实行宵禁措施的。
宵禁令是一种社区令,可对任何年龄的犯人适用。宵禁令不应与适用保释(the grant of bail)附加宵禁相混淆。宵禁令是一个最终处置措施,而不是一个悬而不决的审判或判决。宵禁令可以具体指出宵禁的地点和时间,但宵禁令自下达之日起执行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对于16岁以下的犯人,不得超过3个月。在此期间每天宵禁时间不能少于2小时,但不得多于12小时。
宵禁安排不得与犯人上班或上学时间相冲突,或者与犯人其他社区令的时间相冲突。宵禁令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在宵禁期间监控犯人的行踪。随现代科技发展,有的在其手上带上电子标签,监控被执行人的行动。
法庭必须使用通常的语言向犯人解释宵禁令的效果以及不遵守规定条件的后果。以前适用宵禁令必须要征得犯人同意,但到1997年被取消。法庭必须了解犯人适用宵禁令的地区及犯人家庭的有关情况。适用宵禁令通常不需要审前报告,但如果有的话当然更好。
适用宵禁令并不是要把犯人在大多数时间里困在家里,其目的主要在于:使犯人能够上班,参加培训课程,以及参加社区服务或接受毒品滥用处遇。宵禁令有助于减少一些形式的犯罪,如盗窃汽车或从汽车里盗窃财物等。宵禁期间可以要求犯人不得进入某一特定的场所,如商场、酒吧等,或要求他们在晚间或周末呆在家里。如在周末晚上7点到次日早上7点只能呆在家里,不得外出。对闹事球迷而言,如果被判此令,晚上就不能出去看球赛,对其就是一种很好的惩罚措施。
民航
另外,有些机场因噪音管制,会在夜间(通常从零时至六时)禁止飞机起降,此管制措施也称为宵禁,这种宵禁措施常见于座落于市区内或周边人口密集的机场。而实施宵禁的机场范例如下:
• 美国纽约拉瓜迪亚机场
• 日本大阪伊丹机场、千叶县成田国际机场、福冈县福冈机场
• 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
• 中国台北松山机场、台中清泉岗机场与高雄小港机场
• 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首尔金浦国际机场
• 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
曾经实施过宵禁但现已解除的机场:
• 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
• 中国台湾桃园国际机场
• 中国香港启德国际机场
常态性24小时营运的机场:
• 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
• 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 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
• 日本北海道新千岁机场、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名古屋中部国际机场
•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
历史沿革
古代
宵禁令古已有之,特别是在战乱、灾难横行的时代,或者是在具有特殊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内实施的。违反宵禁令的人轻则拘禁,重则就地正法。是特殊时期,特殊地域的重典治理措施。
明代小说《金瓶梅》第四十二回“逞豪华门前放烟火赏元宵楼上醉花灯”里,写西门庆和应伯爵等看烟火,叫两个妓女唱曲来助兴。两个妓女来了后,应伯爵要这两个先来见他,可是两个妓女都知道谁才是东家,不买他的账,一直往后去向西门庆请安。应伯爵下不来台,就说要告诉巡夜的,“拿你犯夜,教他拿了去,拶你一顿好拶子(用五根木棍夹压手指的刑罚)”。妓女却也不怕,说说笑笑,权当为西门庆寻开心。
传统京剧剧目《双铃记》(或称《海慧寺》、《马思远》),据说是根据清初真实故事改编的。说的是有个夜入人家准备偷盗的小偷,目击杀人案件,慌忙逃走,结果在路上因“犯夜”被抓,没有能够及时作证,差点害得无辜者被判死刑。
应伯爵以及《双铃记》所说的“犯夜”,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项罪名。原来古代所有驻有官府机构的城市在晚上都是要实行宵禁的。这是历代法律的严格规定。比如唐朝的法律就规定有“犯夜”的罪名。唐朝的《宫卫令》规定: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开门鼓”。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但不得出城。
明清的法律把这一条改为“夜禁”。规定更加明确,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
为了实施宵禁,每个驻有官府的城市一到晚上,就要锁上城门,禁止出入城市。城门的钥匙也要交到地方官的内衙,到了清代就必须要交给地方驻军长官收执,即使是城里的最高级文官晚上有紧急公务要出城,也要向驻军长官申领钥匙。同时在大街交叉路口上也要拦起栅栏,栅栏开有门,门口有关卡,设有类似于现代岗亭的“卡房”,由官府的衙役看守,不准通行。
夜夜宵禁对于人民生活来说妨碍并不很大,可是对于有些专靠黑夜掩护才能进行的违法行业来说,就是个大问题。比如娼妓晚上出去唱堂会,回家时就要有麻烦(《金瓶梅》的故事里没这个问题,因为西门庆本人就是管理治安的官员)。另外赌博业也是历代法律严禁的,所以赌徒为避人耳目,大多是在晚上聚赌。常常在赌到夜深人静之时,输光了的赌徒只好回家。可是城里的道路都已被栅栏拦死,不准通行。赌徒们只好绕道,趟臭水塘子,或者越荒野地。即使这样还会被巡夜的更夫或者是带人巡逻的长官拦下盘问,难免会露馅。
清代小说《歧路灯》讲的是赌博害人子弟的故事。所以这本书里讲到了不少赌徒逃避宵禁的办法。比如有权有势的赌徒就利用权势。比如父亲为布政使的盛希侨,就大大咧咧地说:“夜深了,打上我这边灯笼(布政司),栅栏上也没人敢拦;锁了栅栏,他们也不敢不开。”
而无权无势的赌徒就依靠油滑。比如夏逢若带了主人公谭绍闻夜赌回家,正好碰到县官巡夜,“只见碗口大字一个灯笼,上面写着‘正堂’两个字,有四五个人跟着,一位老爷骑着马”。两人被拦下盘问,夏逢若不慌不忙说道:“是取药哩。”骑在马上的县官老爷立即接口道:“拿药来验!”夏逢若从袖子里取出一封药,上面还牒着一个方子。从人拿起灯笼,那县官展方一看,问道:“是你什么人害病?是何病症?”夏逢若回答道:“是小人母亲害心口疼。”那县官微笑了一下,说道:“这医生真是该死。”于是就将药递于从人转付夏逢若,又问:“那一个人呢?”夏逢若道:“是小人兄弟。”那县官就此放他们过了栅栏的关卡。谭绍闻吓了个半死,夏逢若笑着告诉他:“晚上街头走动,说是取药就不犯夜了。这一包子金银花,我已使过三遭了。”他花了五分银子买的金银花,被当作了晚上走动的通行证,那个药方也是他在药铺里偷来的,所以被长官看出破绽,但不愿细究而已。
历代这样规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维持治安,不过效果却大可怀疑。明末进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写道,中国“各个城市都有千百名更夫在街上巡夜,按规定的间隔敲锣。尽管如此,而且街道都有铁栅并且上锁,宅院被夜贼抢劫一空的事还常常发生。这或许因为更夫本人就是盗贼,或者是和盗贼合伙。经常失盗的结果是再要用人来监视更夫。听说在欧洲人口稠密的城市里,警卫倒不是用来防止国内的盗窃,而是用来保卫公民以免侵略者的袭击,中国人确实感到很惊异”。
当代
现时今日,对社会公众实施的宵禁往往与戒严并行,是指政府动用军事力量实施的全国或者局部地区的紧急管制措施,包括禁止公民进入公共场所、实行通行证制度、断绝交通等,属于最为严厉的军事或者准军事管制措施,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此都有规定。我国深圳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一直到2003年5月29日凌晨两点才开始正式取消运行了20多年的宵禁制度,区内居民24小时都可以自由通行。
主要案例
伊拉克
2015年2月5日,伊拉克政府发布公告表示,决定解除巴格达长达数年的宵禁。伊拉克总理阿巴迪会见指挥部多名高级指挥官,决定解除对巴格达的宵禁,同时解除包括卡拉达,卡济米耶和曼苏尔等街区的武装。
解除武装的措施包括移除街区内部的检查站,仅保留进入这些街区入口的检查站,同时对包括政府大楼、安全检查站和领导人住所的士兵数量及其所持有的装备数量进行限制。当地分析人士认为,除宣布解除巴格达宵禁外,伊拉克议会日前还顺利通过2015年财政预算,这些都可被视作阿巴迪上台后在政治领域取得的成果。
法国
在11·1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中奥朗德在对全国的讲话中称,巴黎遭到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关闭了法国所有边境口岸。这是法国自上世纪阿尔及利亚战争以来首次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我们必须体现出同情心和团结一致,我们必须展现团结保持冷静,法兰西必须坚强。为应对本次恐怖袭击,巴黎警方要求所有市民呆在家中,不要外出。媒体称,这是法国自1944年以来首次实施宵禁。法国全国最高级别反恐戒严,全国宵禁,交通戒严,法国全国国境关闭!所有航班取消。
斯里兰卡
2019年4月21日,斯里兰卡发生4·21斯里兰卡恐怖袭击事件。总统西里塞纳宣布23日为全国哀悼日。斯里兰卡将实施有关预防恐怖主义的法律,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此外,斯里兰卡宵禁也被重新实施,从22日晚8点开始,直到23日凌晨4点。21日发生连环爆炸后宣布,斯里兰卡曾从22日傍晚6时至22日早上6时实行宵禁。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3日,斯代理总统维克拉马辛哈发布公报说,在斯全国范围内实行宵禁,直至当地时间7月14日凌晨5点。
美国
2020年5月25日,在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德雷克·乔文“膝盖锁喉”致死后,当下美国国内的抗议警察暴力执法的示威活动已从明尼苏达州蔓延至全美数十个州,其中不少州的和平示威演变成了暴力骚乱。为维持秩序,控制局势,截至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5月31日,美国骚乱第6天,全美24个州与华盛顿特区动员了国民警卫队,40座城市与华盛顿特区宣布周日夜间实施宵禁,此外,还有3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2020年6月1日清晨,华盛顿的宵禁令结束。据美国媒体统计,美国至少有40个城市已发布宵禁令。
美国时间6月1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市长鲍泽宣布,因5月31日晚暴力示威升级,6月1日和2日晚将继续实行宵禁。
突尼斯
为防止新冠疫情扩散,突尼斯政府决定自2020年10月8日起在大突尼斯地区实施为期15天的宵禁。
吉尔吉斯斯坦
2020年10月9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宣布该国首都比什凯克进入紧急状态。宵禁和严格的安全限制从当地时间10月9日晚上8点开始生效,直到10月21日早上8点。
2020年10月1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从17日起在法兰西岛大区(大巴黎地区)和其他8个大城市实施宵禁,以遏制新冠疫情。
斯洛文尼亚
2020年10月19日,斯洛文尼亚政府通报,过去24小时共对2637名疑似病例进行了新冠病毒检测,新确诊537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确诊率高达20.4%。鉴于斯洛文尼亚近期疫情回升势头明显,斯内务部长霍伊斯宣布,从20日起斯洛文尼亚将实施宵禁措施,宵禁从21时至次日6时,同时还禁止6人以上聚集活动。柬埔寨
2021年4月2日,柬埔寨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社区感染不断蔓延,为应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金边市、实居省实施宵禁,同时,官方扩大疫苗接种范围。
阿富汗
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宣布自当地时间当晚9时起,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实施宵禁,以避免出现暴力事件。
肯尼亚
2021年8月18日,肯尼亚总统府发布消息称,为遏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宣布:每天20时至次日4时的全国宵禁再延长60天;暂停包括政治集会、竞选活动等在内的公共集会60天;婚葬礼、传统庆祝活动等需严格控制出席人数在100人以内。
词语辨析
“宵禁”误为“霄禁”。在报道国外防疫措施时,“宵禁”频频见诸各种媒体中,但常常被误成“霄禁”。“宵”指夜晚,“霄”指云、天空。宵禁,即禁止夜间活动。大多数人白天要工作,所以许多国家只限制夜间活动。为防疫而宵禁,根本目的是减少非必要的人际接触。“宵禁”与云、天空无关,不能写成“霄禁”。
古代宵禁到底是什么?接下来我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宵”是夜晚,“禁”是禁止的意思,古代统治者颁布宵禁令,禁止民众夜间活动,目的是为了防盗,维持治安,以维护其统治,正所谓:“夜禁之设,所以弥盗也!”而违反宵禁令的人轻则拘禁,重则就地正法。
宵禁令古已有之,在《周礼·秋官司寇》就有列“司寤氏”一职专门负责夜禁事宜。西周在取代商朝后,总结了商亡的教训,认为要想统治稳定,关键就是建立一套从上到下的伦理纲常秩序,所以周公制定《周礼》,而禁夜(宵禁)就是其中一种,这是因为在古代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始终遵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习惯,这种习惯也就成了宗法秩序的一部分。《周礼》规定:“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但这个并不具有强制性,典型的例子就是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国已经不遵守什么《周礼》了,《史记》就曾记载说:魏襄王时期,“魏国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伍子胥在逃离楚国时,也是“夜行昼伏”。
重新把宵禁搬出来的是法家,如商鞅在秦国变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百姓出入需有官府发放的凭证公验,城市中夜间严禁随意外出,加强治安,严格四民界限,严禁混居,这些都是为了加强统治需要(夜间易失火易产生骚乱),只有社会秩序稳定,国家才能强盛。
秦汉时期,宵禁的目的依然是为了国家稳定,毕竟古代生产力有限,夜间管理十分不便,所以就人为的将“时间停止”,也就是规定所有人只能白天活动。有人说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防盗贼,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根据出土的居延汉简记载:“禁吏毋夜入人庐舍捕人”,也就是说汉代宵禁是连官府的捕吏也不能在夜间闯入罪犯家中缉捕罪犯的。
汉朝以后直至唐朝,宵禁目的进一步抬升到了整个城池的防御。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池的构筑开始实行“嵌套式封闭结构”,也就是说城池的四周城墙只不过是城池的第一层防御,城内的封闭结构属于第二层防御。什么意思呢?以唐朝长安城为例,长安城内宫城、皇城、坊、市分别是封闭的空间,实行城门、街门和坊门共同启闭的制度,这样既可以提升城池防御水平,又可以把城内的人分割包围在们彼此熟悉的小环境内,避免有人在城内趁夜起事。
汉代宵禁由执金吾负责, 《史记》中写道:“宿卫郎官分五夜谁呵, 呵夜行者谁也。”甚至大将军李广“从人田间饮”,回来也不能夜行。
到了唐代,也有“京城内金吾昏晓传呼,以戒行者”的规定,当时的商业活动都在白天进行,到了夜间,居民只得闭门不出。
唐朝的《宫卫令》中有规定: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开门鼓”。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但不得出城。当时的城市人也少,推行这项政策并不困难。
到了唐朝中后期,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宵禁制逐渐被打破,夜市开始出现,尽管朝廷曾下令禁止,夜市仍在不断发展,这一情况从中晚唐诗人的诗中也可以看出,王建的《夜看扬州市》诗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平时日,犹是笙歌彻晓闻。”张祜的《纵游淮南》中也写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可以看出此时夜市的繁华,宵禁令在商业繁盛的地区已逐渐松弛。
到了宋代,由于人口的增加,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就曾诏令开封府:“今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可见宋朝初年对于夜市开放时间还是有所限制的,到了北宋中后期,随着人口的进步增加和商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市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夜市在时间上就没有限制了。
宋代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写到:“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出,通晓不绝。”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汴京夜市的繁华。
宵禁制度在晚唐五代的松弛到其在北宋的废弛,是中国城防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宵禁制度的取消改变了当时的商业形态,促成夜市的发展,使商品贸易的时间变长, *** 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市民娱乐的愿望得到了重视,而随着市民阶层的繁荣而崛起的民间娱乐业得以长足发展,以满足普通市民娱乐的文艺需求。这一时期迅速生成并繁荣的市民文化也成为唐宋时期文学演进的驱动力。
明清时,也有宵禁的规定,但这时法律上称为“夜禁”。在规定更加明确,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已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
夜禁规定的推出是为了维持治安,然而在实际效果上却往往大打折扣,适得其反。
利玛窦就曾写道:“各个城市都有千百名更夫在街上巡夜,按规定的间隔敲锣。尽管如此,而且街道都有铁栅并且上锁,宅院被夜贼抢劫一空的事还常常发生。这或许因为更夫本人就是盗贼,或者是和盗贼合伙。经常失盗的结果是再要用人来监视更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