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Encoding是jsp文件本身的编码
contentType的charset是指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时的内容编码
JSP要经过两次的“编码”,第一阶段会用pageEncoding,第二阶段会用utf-8至utf-8,第三阶段就是在客户端浏览器里看到的网页, 用的是contentType。
第一阶段是jsp编译成.java,它会根据pageEncoding的设定读取jsp,结果是由指定的编码方案翻译成统一的UTF-8 JAVA源码(即.java),如果pageEncoding设定错了,或没有设定,出来的就是中文乱码。
第二阶段是由JAVAC的JAVA源码至java byteCode的编译,不论JSP编写时候用的是什么编码方案,经过这个阶段的结果全部是UTF-8的encoding的java源码。
JAVAC用UTF-8的encoding读取java源码,编译成UTF-8 encoding的二进制码(即.class),这是JVM对常数字串在二进制码(java encoding)内表达的规范。
第三阶段是Tomcat(或其的application container)载入和执行阶段二的来的JAVA二进制码,输出的结果,也就是在客户端见到的,这时隐藏在阶段一和阶段二的参数contentType就发挥了功效
而include指令就是在第一阶段之前执行的,注意这个是在第一阶段之前,所以,如果包含文件和被包含文件的文件编码不是utf-8,那么,该指令就会工作不太正常,不能正确的把被包含的文件从原来编码转换为包含文件的编码,就会出现乱码现象.
解决的方法有很多,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包含文件的pageEncoding设置为utf-8,同时,把被包含文件的pageEncoding也设置为utf-8,如果被包含文件为html的话,如果你使用的ide是eclipse的话,那么,可以这么做,在被包含文件名上右键单击,选择属性 (properties),Resource下,在text file encoding里选择utf-8,这样就可以做到正常显示了.如果用的是其他的编辑工具,比如Dream weaver,也有响应的修改页面编码的地方.
另外一种方法比较麻烦点,但是也挺好用,支持各种编码方式,只需要修改web.xml文件就可以了.
方法为:在web.xml里添加(注意我所使用的javaee版本2.5为
<web-app xmlns:xsi=”” xmlns=”” xmlns:web=”” xsi:schemaLocation=” ” id=”WebApp_ID” version=”2.5〃>)
<jsp-config>
<jsp-property-group>
<description>jsp encoding example</description>
<display-name>JSPConfiguration</display-name>
<url-pattern>*.jsp</url-pattern>
<el-ignored>true</el-ignored>
<page-encoding>gbk</page-encoding>
<scripting-invalid>false</scripting-invalid>
<include-prelude></include-prelude>
<include-coda></include-coda>
</jsp-property-group>
<jsp-property-group>
<description>html encoding example</description>
<display-name>JSPConfiguration</display-name>
<url-pattern>*.html</url-pattern>
<el-ignored>true</el-ignored>
<page-encoding>gbk</page-encoding>
<scripting-invalid>false</scripting-invalid>
<include-prelude></include-prelude>
<include-coda></include-coda>
</jsp-property-group>
</jsp-config>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设置的page-encoding必须与真正的被包含文件和包含文件的pageEncoding一致,修改方法见上一方法.
在jsp中include有两种形式,分别是<%@ include file=” ”%>
<jsp:include page=” ” flush=”true”/>
前者是指令元素、后者是行为元素。具体它们将在何处用?如何用及它们有什么区别?这应该是很多人看到它都会想到的问题。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通常当应用程序中所有的页面的某些部分(例如标题、页脚和导航栏)都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用include。具体在哪些时候用<%@ include file=” ”%>,哪些时候用<jsp:include page=” ” flush=”true”/>.这种形式。首先要明白的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有了解了它们用法的不同才理解该在何时去用以及如何选择。
<%@ include file=” ”%>,jsp的include指令元素读入指定页面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和原来的页面融合到一起。(这个过程是在翻译阶段:也就是jsp被转化成servlet的阶段进行的。)
这里对翻译阶段进行一下说明:我们知道,jsp页面不能原封不动地被传送给浏览器,所有的jsp元素都必须首先由服务器进行处理。这是通过将jsp页面转达化成servlet,然后执行这个servlet来完成的。服务器需要一个jsp容器来处理jsp页面。jsp容器通常以servlet的形式来实现,这个servlet经过配置,可以处理对jsp页面的所有请求。
Jsp容器负责将jsp页面转化成servlet(称为jsp页面实现类?JSP Page implementation class),并编译这个servlet。这两步就构成了翻译阶段.
由此我们就会知道:jsp页面是把include指令元素所指定的页面的实际内容(也就是代码段)加入到引入它的jsp页面中,合成一个文件后被jsp容器将它转化成servlet。可以看到这时会产生一个临时class文件和一个java文件。
jsp:include头部的写法:jsp:include动作是在主页面被请求时,将次级页面的输出包含进来。尽管被包含的页面的输出中不能含有JSP,但这些页面可以是其他资源所产生的 结果。服务器按照正常的方式对指向被包含资源的URL进行解释,因而这个URL可以是Servlet或JSP页面。服务器以通常的方式运行被包含的页面, 将产生的输出放到主页面中,这种方式与RequestDispatcher类的include方法一致。它的优点是在被包含的页面发生更改时,无须对主页 面做出修改。它的缺点是所包含的是次级页面的输出,而非次级页面的实际代码,所以在被包含的页面中不能使用任何有可能在整体上影响主页面的JSP构造。
语法: <jsp:include page="sample.jsp" flush="true"><jsp:param name="name" value="value"/></jsp:include>
其中参数设置可以没有,如果没有参数设置,则必须采用<jsp:include page="sample.jsp" flush="true"/>形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