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池》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
(一)看图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图画。小朋友们赶快瞪大你的小眼睛。出示图片“池塘”图片。
问:你看到什么了?
(二)揭题“小池”。
(三)课题拓展:你喜欢这个小池吗?为什么?
(四)引导再次读题:那咱们就用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课题。
二、欣赏图画,学习古诗。
(一)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小池的水可能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猜想完毕后,展示“细小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
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师告诉你,这个池塘的水是从这个泉眼里流出来的。练读“泉眼”。
(二)请仔细观察观察,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
1.同桌讨论。
2.个别汇报。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细细听听,有声音吗?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样子?
(三)教学生字“惜”。
1.指名读。
2.谁能给他找找好朋友。
3.看看图,读读诗,是谁舍不得谁呀?
(四)引导朗读第一行。
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语气读读吗?
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读得那么好,你瞧,太阳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展示柔和的阳光。)
(五)出示“晴柔”引导读准“柔”字。
(六)展示“树阴”。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树阴在哪儿呢?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
(七)出示第二行古诗。
1.个别读。
2.在这里,是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阳光?
3.那你就带上高兴的心情,喜欢的语气读读吧!
三、出示古诗,绘图体会。
(一)出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自由读读这两句古诗。
2.指句读。
3.老师范读,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4.指名反馈。
(二)组织学生看诗画图。
(三)组织评画,在评议中随机教学生字“露”。
“露”:
1.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2.你能给它找朋友吗?
3.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
(一)引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读。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牵引示范。)
4.再次个别朗读。(尝试品读。)
5.同桌互读。(扩大朗读训练面。)
6.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二)组织背诵。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一)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嫩嫩的荷叶,可爱的小蜻蜓,还会有什么?
(二)换位体验,说话训练。
你就是只可爱的小蜻蜓,你就是条活泼的小鱼儿,你就是这嫩嫩的荷叶……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https://wenku.baidu.com/view/02b86a6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2.html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
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
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
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
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