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唯一约束

mysql唯一约束,第1张

唯一约束  unique

特征:

1.不允许有重复的值,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2.可以有空值

3.在一个表中,可以有多个唯一约束

4.默认情况下,唯一约束的名字和列名保持一致

5.添加唯一约束的列,系统也会默认给这个列添加一个唯一索引

索引:等同于书本的目录,将来能够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

如何添加唯一约束

1.创建表的同时创建唯一约束 UN_列名

格式一: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1 数据类型,

列名2 数据类型,

constraint 唯一约束的名字 unique(列名1),

constraint 唯一约束的名字 unique(列名2)

)

格式二: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1 数据类型 unique,

列名2 数据类型 unique,

列名3 数据类型

)

一个表中是可以存在多个约束的

2.针对已经存在的表,添加唯一约束

格式:

alter table 表名 add unique(列名[,列名2])

3.删除唯一约束

格式: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index 唯一约束的名字

select * from tbl_name where username='XXX' limit 1

不过你的名字既然是唯一的,建立索引,那样会更快

www.quzixi.com上去看Mysql基础的资料

常见的索引类型:哈希表、有序数组、搜索树。

mysql之普通索引和唯一索引。

执行查询的语句是 select id from T where k=5

这个查询语句在索引树上查找的过程,先是通过 B+ 树从树根开始,按层搜索到叶子节点,也就是图中右下角的这个数据页,然后可以认为数据页内部通过二分法来定位记录。

InnoDB的索引组织结构:

change buffer:持久化的数据。InnoDB将更新 *** 作缓存在 change buffer中,也就是说,change buffer 在内存中有拷贝,也会被写入到磁盘,主要节省的则是随机读磁盘的IO消耗。

change buffer 只限于用在普通索引的场景下,而不适用于唯一索引.

merge:将 change buffer 中的 *** 作应用到原数据页,得到最新结果的过程。

merge执行流程:

1、从磁盘读入数据页到内存

2、从change buffer里找出这个数据页的change buffer记录,依次应用,得到新版数据页

3、写redo log,这个redo log包含了数据的变更和change buffer的变更。

change buffer 用的是 buffer pool 里的内存,因此不能无限增大。change buffer 的大小,可以通过参数 innodb_change_buffer_max_size=50 表示 change buffer 的大小最多只能占用 buffer pool 的 50%。

如果要在这张表中插入一个新记录 (4,400) 的话,InnoDB 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第一种情况是,这个记录要更新的目标页在内存中

这时,InnoDB 的处理流程如下:

第二种情况是,这个记录要更新的目标页不在内存中

这时,InnoDB 的处理流程如下:

mysql>insert into t(id,k) values(id1,k1),(id2,k2)当前 k 索引树的状态,查找到位置后,k1 所在的数据页在内存 (InnoDB buffer pool) 中,k2 所在的数据页不在内存中。

分析这条更新语句,你会发现它涉及了四个部分:内存、redo log(ib_log_fileX)、 数据表空间(t.ibd)、系统表空间(ibdata1)。这条更新语句做了如下的 *** 作(按照图中的数字顺序):

带change buffer的更新过程:

select * from t where k in (k1, k2) ,如果读语句发生在更新语句后不久,内存中的数据都还在,那么此时的这两个读 *** 作就与系统表空间(ibdata1)和 redo log(ib_log_fileX)无关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61706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7
下一篇 2023-03-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