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更适合前端HTML5培训

哪些人更适合前端HTML5培训,第1张

一:大学毕业生适合学习HTML5

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在增加,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这种说法也是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面对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困境,很多人看到了HTML5工程师的发展前景。

HTML5技术门槛相对较低,需求量较大,薪资待遇好,更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大学毕业生刚刚毕业,其在校园储备的知识量还是很适合继续深造的,所以说大学生适合学习HTML5。

二:设计师适合学习HTML5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因为通常设计师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前端方面的知识,所以自然也会对其样式和数据分离的特性产生兴趣。搞设计出身的前端有一个优势是能更好地把握设计稿的表现重点。

三:网络爱好者学习HTML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孩很早便接触了互联网:玩游戏、做博客等等,想学点与互联网相关的内容,自然是前端,因为入门要求低,很多Twitter名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们更懂得网民需要什么,写的程序 *** 作简单。

四:策划、编辑转行学HTML5

策划、编辑主要就是复制、粘贴这类的重复性的工作,但是也需要对常见的代码熟知且了解,慢慢地他们也开始了解HTML5,比一般性的文字工作有趣,并且经过深入的学习,也能获得一份高薪收入,因此也有许多人转行来学。

五:后台工程师转行学HTML5

作为与代码有关的工作,更适合程序员学习,其思维方式相似。像淘宝前端工程师本身是写Java的,经常也听到有面试后台程序员结果被推到前端,再然后被录取的,很多后台转战前端的程序员,大多去做WebApps,即基于Ajax和各种复杂架构的Web运用,而这一技术方向,也是HTML5的大势所趋。

经过以上的分析,你对“HTML5适合哪些人学习”这一问题已经详细了吧,其实HTML5适合学习的范围还是很广的,即便你是零基础学习HTML5,但是只有一点我们要记住那就是必须努力且坚持不懈。

Web前端工程师算是半个程序员,很多从事此项工作的都是非计算机相关专业出身,这当然是因为互联网行业吸引人以及HTML和CSS入门起点低,目前大学里尚能全民考C(计算机二级),全民做网页也没有什么稀奇,而且因为Web前端工程师职位所处位置的交叉性,注定有很多Web前端开发人员是转行而来。

第一类人群:大学毕业生转Web前端工程师

2016年大学生毕业749万,并且这个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面对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困境,很多毕业生看到了Web前端工程师主要是在互联网企业工作,但技术门槛相对较低、需求量较大,薪资待遇良好,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等优势依然选择了Web前端工程师作为职位方向,也是一个不错择业的选择。

第二类人群:设计师转Web前端工程师

这种情况最常见,究其原因与web标准在中国的推广手法有关,我们最先接触的是”禅意花园”那些漂亮的设计,另一方面中国的网页设计师通常要兼顾页面制作,所以自然也会对其样式和数据分离的特性产生兴趣。搞设计出身的前端有一个优势是能更好地把握设计稿的表现重点。

第三类人群:网虫转Web前端工程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孩很早便接触了互联网,玩游戏、做博客等等,想学点与互联网相关的内容,首选自然是前端,因为入门要求低,很多Twitter名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们更懂得网民需要什么,写的程序 *** 作简单。

第四类人群:策划、编辑、草根站长转Web前端工程师

很多的网站策划和编辑不再只是复制和转帖这类重复性的工作,也需要看懂常见的代码,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一定的帮助,慢慢的也开始了解这个行业,比一般性的文字工作有趣,并且经过深入的学习。还有很多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草根站长,最初就是搞几个站玩玩,在不断的建站过程中学到一些前端技术,提高 了”前端修养”。

第五类人群:后台程序员转Web前端工程师

作为与代码有关的工作,更适合程序员学习,其思维方式相似。像淘宝第一位前端工程师本身是写Java的,经常也听到有面试后台程序员结果被推到前端然 后被录取的,很多后台转战前端的程序员,大多去做Web Apps,即基于Ajax和各种复杂架构的Web运用,而这一技术方向,也是Web前端的大势所趋。

前端适合学的人有:后台程序员、设计师、策划、编辑、草根站长、网虫等一些对行业的兴趣人。

前端即网站前台部分,运行在PC端,移动端等浏览器上展现给用户浏览的网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HTML5,CSS3,前端框架的应用,跨平台响应式网页设计能够适应各种屏幕分辨率,完美的动效设计,给用户带来极高的用户体验。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一般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基本的HTML和CSS以及JavaScript/ajax,现在最新的高级版本HTML5、CSS3,以及SVG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63001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0
下一篇 2023-03-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